
1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素质测试高二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不少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既是科学伟人,又是科学哲人。牛顿从经验主义出发建立起古典力学,爱因斯坦从唯物论出发建立了广义相对论,海森堡受柏拉图哲学的启发,决心寻找反映自然秩序的数学核心,建立了矩阵力学。能解释上述科学史实的是( )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的争论引领具体科学的进步 ③哲学是一种能生产知识的知识 ④重大科学研究前沿需要哲学智慧的启迪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马克思的功绩在于,“第一个把已经被遗忘的辩证方法、它和黑格尔辩证法的联系以及差别重新提到人们面前,同时在《资本论》中把这个方法应用到一种经验科学即政治经济学的事实上去”。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本论》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②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③黑格尔辩证法与马克思辩证法没有本质区别 ④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成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名物学是研究事物及其名称的学问。名与物的关系十分复杂,其背后甚至隐藏着特定的时风和民俗。由于地有南北、时有古今,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情况比比皆是,弄清名物关系很困难,然而只有弄清了,才能避免误读文献。由此可知( ) ①不同时代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同 ②名物学研究无法回避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③研究名物关系最终是为了实现思维与存在的一致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2022年9月26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揭示了现今火星浅表精细结构和物性特征,提供了火星可能长期存在水活动的观测证据,为深入认识火星地质演化与环境、气候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材料表明( ) 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知性 B.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C.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5.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两首诗都蕴含的哲理是( ) ①脱离物质的运动根本不存在 ②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③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④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6. “人见佳山水,辄曰‘如画’,见善丹青,辄曰‘逼真’。”清代画家王鉴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审美体验。可见,“如画”与“逼真”( ) A. 是对现实的描绘和升华,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 B. 表明事物的存在受到主体认识和体验的制约 C. 说明观念可以无限趋近于客观现实 D. 反映了山水与丹青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 7. 俄乌冲突,不仅令世界局势紧张异常,更是严重打击了世界经济。美国拱火乌克兰危机引发的金融、粮食以及能源三大危机,使原本就受重创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 ①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有机整体 ②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事物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 海南省坚持“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突出城乡一体、陆海统筹、山海联动、资源融通,把全岛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积极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海南整体发展服务于各区域高质量发展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建立各个区域间的联系 ③坚持系统观,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海南的发展 ④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