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1 课程标准 2 3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结合具体的自然资源,了解自然资源的内涵及属性 2.结合实例,理解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特征,并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通过具体案例,掌握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分析 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他在陕西延州(今延安)当知州期间,看到有人用石油点灯,冒出的烟把白布都熏黑了。他从中受到启发,尝试用烟灰制作墨块,结果比用松木燃烧制作的松烟墨效果更好,且可以减少松树砍伐,于是广泛推广使用。 情景导入 与北宋时期相比,现代社会石油的主要用途和用量发生了松木变化?造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目录 CONTENTS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1 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2 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3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4 01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one ▋自然资源 概念: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水 土地 植物 动物 石油 铁矿 稀土 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即不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可开发利用的气候要素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称。包括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空气及其运动等。 气候资源 可再生资源 指生物圈中的植物、动物与微生物组成的各种有生命现象的资源,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 可再生资源 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有一定数量并能不断更新的淡水,包括浅层地下水、湖泊淡水、土壤水、大气水和河流水等。 水 资源 可再生资源 指在当前或可预见的将来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土地 资源 可再生资源 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条件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矿物。 矿产 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指自然界中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的物质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风、流水、潮汐、太阳能等。 能源 资源 指蕴藏在海洋中人类可能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矿物、海水化合物、海洋能以及海洋空间等。 海洋 资源 ▋自然资源的必要条件 &思考:石油资源自古有之,那么是否意味着石油资源做为自然资源早已进入我们的人类社会当中? 否 1 2 3 自然资源 必要条件 能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求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要成为自然资源,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 可直接被人们消费而体现其价值 ▋自然资源的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社会属性: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人类需求的影响;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陕 北 石 油 陕北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些资源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北宋时期延州(今延安)的石油被用来点灯照明和制墨等,需求量较小 目前陕北的石油被大规模工业化开采,已成为我国重要石油生产基地之一。 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 ▋课堂活动-说明工业化牛奶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问题一: 指出工业化牛奶生产的各个环节需要的自然资源。 饲料生产:气候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 奶牛养殖:土地资源、水资源; 牛奶加工:能源资源、矿产资源; 牛奶配送与消费:能源资源 ▋课堂活动-说明工业化牛奶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问题二: 分析现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