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 学 分 析 课程标准 了解“一五”计划,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以及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素养目标 1.了解我国实施“一五”计划的背景,知道“一五”计划的目的、基本任务及重要作用(时空观念、历史 解释) 2.识读《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总结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 主要成就(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3.通过研读相关史料,了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知道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真正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4.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家国 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识读《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总结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 主要成就(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研读相关史料,了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知道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真正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水调歌头 · 游泳》是毛主席1956年在武汉畅游 长江时的即兴之作。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 ———寥寥数字,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 将见到大桥凌空的雄伟景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 江南北的历史意义。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 车,结束了渡轮摆渡的历史。你知道现在长江上有多 少座桥吗 仅武汉就有十几座长江大桥。现在的中 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的制造大 国,但是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呢 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第4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工业化开始的背景 1.教师讲述:什么是工业化 提示: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 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2.材料展示: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 项目 全国总产量 人均占有量 国民收入 358亿元 66元 粮食 1.1亿吨 209公斤 钢 15.8万吨 0.29公斤 材料二:国民党退往台湾时掠走的财富。 种类 数量 黄金 277万两 白银 1520万元 美钞 1537万元 3. 教师提问: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国民党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4.材料解读: 材料一:1952 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长 比历史最高 水平增加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棉花 130.4万吨 193.3% 53% 粮食 1.639亿吨 49% 9.3% 发电 72.6亿千瓦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 材料二:中国与印度、美国的人均钢产量和人均 发电量的比较。 项目 中国 (1952 年产量) 印度 (1950 年产量) 美国 (1950 年产量) 钢产量 (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 (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5.教师提问:上述两则史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 好转,工业生产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但 我国工业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 印度。 6.材料解读: 材料一: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 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 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 — 毛泽东(1949年3月5日)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在 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而中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 业体系,不仅飞机、汽车、拖拉机不能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