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22244

3.3 队列表演(二)(教案)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5366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队列,表演,教案,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
  • cover
第三单元 乘法 第3课时 队列表演(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35页例题及相关内容。 【素养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3.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感悟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义,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算一算。 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 行有14人。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 师:这是上节课解决的问题,还记得我们是怎样计算的吗? 预设:14×12=168 师:上节课我们用拆分法和列表法计算出了14×12的结果,那14×12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 预设:用竖式计算。 师:用拆分法和列表法计算确实都比较麻烦,以前我们学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用到过竖式计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尝试计算。 师:你能自己先试着用竖式计算14×12吗? 学生自主计算后教师点名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算法。 预设: …… 师:上面的几种算法,哪个对,哪个错呢? 预设1:我认为第一种写法是不对的,直接写出答案没有计算的过程,没有意义。 预设2:我认为第二种写法也是错的,14×12不可能等于42,10×10都等于100了,答案肯定要比100大。 预设3:我认为第三种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因为计算结果和我们用拆分法和列表法计算的一样。 …… 师:14×12的竖式计算到底该如何写呢?我们结合点子图,根据昨天学习的乘法计算,一步步来完成。 教师用课件演示每一步的计算,引导学生探究竖式计算的步骤。 预设1:把 12 分成10 和2,第一步表示14 乘2,是点子图的两行。 预设2:第二步表示14×10,是剩下的10行,14×10=140。 师:为什么这里是1,却要算10×14呢? (因为这里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 预设3:把两次算出的得数相加就是最终的结果。 师:看刚才列的竖式,想一想,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预设: 师:你能将刚才写出的这个算式简化一下吗? 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 教师规范学生的说法:第二步可以不用写0,4写在十位上,1写在百位上,其实就表示14 个十了。 2.横向对比,把握本质。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这节课的竖式计算和昨天的学习有什么联系吗? 预设1:我发现计算的思路都是一样的,都想把其中的一个乘数进行拆分再相乘。 预设2:虽然计算的方式不一样,但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是想办法把两位数乘两位数变简单,变成我们以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节课学习的竖式计算也是一种乘法计算的方法,我们都在做一件事情———转化,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化未知为已知。 3.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方法。 师:根据刚才的计算,你能详细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吗?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 (1)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 (2)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所以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4.训练提升,巩固算理。 师:请先独立思考怎么计算,再动笔计算。(指名3名学生上讲台板演) 预设: 请3名同学各自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说法进行评价。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35页第1~5题。 2.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队列表演(一) 【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