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23028

高中生物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2-3 群落的演替(共32张PPT)

日期:2025-02-0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271202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必修,32张,演替,群落,2019
  • cover
(课件网) 主讲老师: §2-3 群落的演替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问题探讨 讨论 1883年8月,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岩浆滚滚而出,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成了一片裸地。几年后,地面上长出了小草,出现了一种蜘蛛。到1909年,有202种动物在这块新的土地上生活。1919年动物增加到621种,1934年增加到880种。在此期间,植物逐渐繁茂起来,形成了小树林。 1. 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 提示:这一问题在本节起始阶段学生可能无法系统、全面地作答,学生猜测性的答案基本符合科学性即可。在学完裸岩上的演替后,可让学生结合裸岩上的演替过程“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进一步说明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 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情景 问题探讨 讨论 1883年8月,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岩浆滚滚而出,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成了一片裸地。几年后,地面上长出了小草,出现了一种蜘蛛。到1909年,有202种动物在这块新的土地上生活。1919年动物增加到621种,1934年增加到880种。在此期间,植物逐渐繁茂起来,形成了小树林。 2. 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 提示: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消失;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 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情景 群落的演替 岩浆覆盖的区域,几年后长出了小草,小动物逐渐来这里定居,后来这里又长出了树木,形成了树林。这里的生物群落悄然变化、不断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群落演替。 定 义 群落的演替 思考 Thinking 光裸的岩地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 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 裸岩上的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 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于是,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 苔藓阶段 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苔藓生长起来。苔藓比地衣长得高,更适应这里的环境,于是就逐渐扩展。 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草本植物阶段 在土壤能保持一定水分时,草本植物的种子萌发生长。竞争的结果是较高的草本植物逐渐占据了优势。 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这个地区。 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 灌木阶段 灌木和小乔木开始生长。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部分草本植物。 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阴、避风等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于是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 物种的多样化使群落的结构较为稳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 乔木阶段 在灌木群落所形成的湿润土壤上,各种乔木的种子萌发出来。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因而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盛的树林。 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于是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思考·讨论】分析群落的演替 讨论 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仔细分析图2-11,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地衣被苔藓取代了吗? 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结果逐渐取代了地衣。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