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23898

第9课 短诗三首(第1课时)课件+ 教学设计+预习卡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31次 大小:671810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9课,短诗,三首,1课时,课件,教学设计
    (课件网) 短诗三首 第1课时 人文主题:现代诗歌 语文要素: 1、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习作要求: 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1 2 3 解疑———感受短诗之趣 想象———体味诗境之美 品味———领略诗蕴之妙 4 补写———想象春天之乐 01 解疑 感受短诗之趣 2、自由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1、为什么这三首诗的题目都是“繁星”?诗题中的数字代表什么? 3、再读诗歌,找出诗歌的节奏。 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诗歌集名字叫《繁星》。在书的自序中,冰心奶奶说这些诗歌记录的是她“零碎的思想”,这些思想如繁星般细小却又散发着光芒,所以每一首诗都叫《繁星》。 1、为什么这三首诗的题目都是“繁星”? 《繁星》收录了 164 首短诗,每一首诗都没有题目,只有序号,代表在诗集中的位置。 繁 星(七一) 繁 星(一三一) 繁 星(一五九) 1、为什么这三首诗的题目都是“繁星”? 诗题中的数字代表什么? 漫灭 tāo màn 波涛 读词语 2、自由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fán màn duǒ miè tāo xī luó 繁 漫 téng 学写字 灭 藤 萝 膝 涛 躲 fán 上部左边的“每”横折钩变成了横折,且不要超出竖折。“攵”第三笔撇要适当收缩,给下半部分留有空间,让布局更紧凑。下部比“系”少一撇。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3、再读诗歌,找出诗歌的节奏。 ①独立学习:自由读诗歌,找到节奏的秘密,用关键词做好批注。 ②交流修改:选择一首诗歌,共同商议,修改或增补批注。 ③合作诵读:以多种形式合作朗读这首诗歌,读出节奏。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藏着排比句,这样读起来就特别有味道。 因为结构相同,可以说是“同构成韵”。 ①同构成韵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韵母都是“ɑng” 我们把末尾押韵这个规律叫做“同韵成韵” ②同韵成韵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此诗的末尾都是“了”和“里”,如果继续往下写,可能都是“了”和“里”结尾。这样读起来就有反复的味道。 ③同字成韵 朗读小知识 “啊”的发音要联系语境,也就是将前一个字韵母中的最后一个字母变为声母,与ɑ相拼。 ①“大海啊”中的“啊”应该读作yɑ ②“母亲啊”中的“啊”应该读作nɑ 朗读指导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na 02 想象 体味诗境之美 2、从诗歌中你能找到哪些方位词?这些方位词的顺序可以互换吗? 1、诗里写了我和母亲在一起的哪些地点?为什么要写这些地点? 3、请你根据诗歌所提供的场景,展开想象,填一填表格。 自主阅读《繁星(七一)》,思考以下问题: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1、诗里写了我和母亲在一起的哪些地点?为什么要写这些地点?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为什么要写这些地点? 在这三个地点,充满了“我”和母亲的快乐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看似三个地点,其实是无数个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