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上)沈阳市五校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政治试卷 时间:75分钟分数:100分 试卷说明:试卷共两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型(1-20题5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型(21—25题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近年来,山西省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进一步向村延伸、向户覆盖。但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因此,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产业振兴,让乡村产业旺起来,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材料表明( ) ①具体认识农村发展现状是正确解决城乡发展矛盾的基础 ②统筹兼顾农村发展建设,防止次要矛盾转化为主要矛盾 ③用全面的观点看待乡村建设,既抓住主流又不忽视支流 ④抓住乡村振兴重点,以产业振兴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永定河见证了北京城的发展历史。二十世纪末,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全流域过度开发、气候变化等原因,永定河北京段基本干涸。如今,随着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和“引黄入京”生态补水的实施,北京段实现了全线通水,“卢沟晓月”美景重现。永定河治理工程的实施( ) ①实现了主次矛盾的转化,使永定河北京段由基本干涸到通水 ②改变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用“远水”解了“近渴” ③得益于统筹规划、协同治理,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生态环境 ④体现了实践的能动性,说明生态修复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国务院组织法是关于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施行40多年来,一直没有修改过。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进一步健全国务院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确保正确政治方向,为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由经济基础状况决定 ②法律作为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 ③该法的修订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法律的调整和修改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年2月27日,福建省启动“提振精气神、建功新福建”大家谈主题采访活动。活动旨在引导全社会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启示广大青年( ) ①要勤学,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②要修德,发挥价值观对实践的促进作用 ③要笃实,坚持于实处用力以实现知行合一 ④要明辨,在价值选择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年10月9日至12日,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党中央致词中对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大力推崇引发代表们共鸣。这是因为( ) ①生产劳动能创造出人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伟大的精神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具有重大的决定作用 ③只有投身为人民服务的生产实践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弘扬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有利于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解决右边漫画(图中文字:妈,怎么拿啊 )中的“难题”需要学生( ) ①坚持实践第一,增强社会生活体验和实践能力 ②树立全面观点,需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坚持实事求是,构筑家校共育呵护成长的体系 ④树立正确意识,自觉培养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下列俗语与漫画《若想抬头先得低头》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③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末梢,是党和政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