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27240

第七单元 认识酸和碱 单元复习课 学案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5次 大小:5754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九年级,教版,化学,学年,2024-2025
    第七单元 认识酸和碱 单元复习课 体系脉络构建 中考命题探索 【命题点1】酸的化学性质 1.(2023·苏州中考)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备氢气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并规范的是 (D) 2.(2023·衡阳中考)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两种重要的酸。 (1)其中具有挥发性的酸是 盐酸 。 (2)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变为 红 色。 (3)两种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 2FeCl3+3H2O 。 【命题点2】碱的化学性质 3.(2024·达州中考)九年级同学在化学实验操作训练中,进行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鉴别实验。为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以下实验: (1)A试管中的现象是 溶液变红 。 为探究B试管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2)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H2SO4 猜想三: Na2SO4、NaOH 。 【设计并进行实验】 (3)完成并记录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B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②另取少量B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硝酸镁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三成立 为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甲、乙两组同学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溶液pH变化如图3所示。 (4)甲组实验pH变化对应的曲线是 Ⅱ (填“Ⅰ”或“Ⅱ”)。若取M点对应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 溶液变红 。 (5)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原因是 CO2+2NaOH===Na2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适量 氢氧化钙(合理即可) 溶液可除去杂质。 【命题点3】溶液酸碱性 4.(2024·河北中考)某兴趣小组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测得常温下四种不同土壤的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 A.pH=8 B.pH=7 C.pH=6 D.pH=5 5.(2023·福建中考)为完成“自制酸碱指示剂”实践性作业,学习小组开展如下活动。 【查阅资料】某品种菊花的色素提取液具有如表特性: 色素提取液 变色情况 滴入酸中 滴入水中 滴入碱中 紫色 红色 紫色 黄色 【动手操作】 取该品种菊花的新鲜花瓣放入研钵中捣烂,移入容器中,加入乙醇,搅拌后浸泡约10 min,再加入等体积蒸馏水混合并过滤,得到的色素提取液即为自制酸碱指示剂。 (1)“搅拌”的作用是 促进色素溶解 。 (2)若在实验室开展过滤操作,图1玻璃仪器无需用到的是 D (填标号)。 (3)为验证自制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效果,可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是 白醋(合理即可) 、 肥皂水(合理即可) 。 【实践应用】 (4)用自制酸碱指示剂检验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①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二氧化碳。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b.应选择的试剂是 稀盐酸 (填“浓盐酸”或“稀盐酸”)。 c.将块状石灰石放入试管的操作是 先把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后,再慢慢竖立试管 。 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一段时间,向所得溶液滴入自制酸碱指示剂,溶液变 红 色。 【命题点4】中和反应及应用 6.(2024·凉山州中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甲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振荡后未观察到明显现象,继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剂并振荡,也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据此 能 (填“能”或“不能”)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2)同学们将(1)操作后烧杯内的溶液命名为M溶液,并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M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 (酚酞试剂的成分除外) 查阅资料:HCl+NaOH===NaCl+H2O 【猜想与假设】 猜想1:NaCl 猜想2:NaCl、HCl 猜想3:NaCl、NaOH 通过分析,猜想3明显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