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28924

专题9 金属与人类文明 整理与提升 学案(含解析)苏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9次 大小:7191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必修,2019,苏教版,解析,专题
    化学 必修 第二册(苏教) 热点一 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规律与方法 1.金属M(M代表金属)与酸反应的定量规律(只考虑生成氢气的情况) (1)金属与酸反应,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酸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 (2)1 mol金属M与足量酸反应生成Mn+时,可生成mol氢气。 (3)当参加反应的金属与产生氢气的质量差相等时,则反应后两溶液增加的质量相等。 (4)相同物质的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之比等于反应后对应金属元素呈现的化合价之比。 (5)特别注意,在钠等极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过量时还会跟水反应产生氢气。 2.铝分别与酸、碱反应产生氢气量的比较 (1)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消耗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2)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1∶1(相同条件,下同)。 (3)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  将钠、镁、铝各0.3 mol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  ) A.1∶2∶3 B.6∶3∶2 C.3∶1∶1 D.1∶1∶1 [解析] 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2M+2nH+===2Mn++nH2↑可知三种金属都过量,而铝、镁都不与H2O反应,按HCl计算,两者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都为0.05 mol,金属钠可继续与H2O反应最终产生0.15 mol H2,即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0.15 mol∶0.05 mol∶0.05 mol=3∶1∶1。 [答案] C 1.将18.6 g铁锌合金加入200 mL某浓度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3 mol H2。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不变,则(  ) A.Fe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 B.Zn的质量为6.5 g C.H2SO4的浓度为1.5 mol·L-1 D.Fe的质量为11.2 g 答案:C 解析:设合金中Fe、Zn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56 g·mol-1×x+65 g·mol-1×y=18.6 g,根据Fe+H2SO4===FeSO4+H2↑和Zn+H2SO4===ZnSO4+H2↑,可得x+y=0.3 mol,解得x=0.1 mol,y=0.2 mol,则Fe的质量为5.6 g,Zn的质量为13 g。根据关系式H2SO4~H2,可知n(H2SO4)=0.3 mol,c(H2SO4)==1.5 mol·L-1。 2.有铝、铁组成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氢气体积比为2∶1(同温同压下)。则下列描述该混合物中铝和铁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质量之比为56∶27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答案:B 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等量的Al与足量的盐酸、NaOH反应放出的H2体积相等,因为Fe、Al组成的混合物与盐酸、NaOH反应放出的H2体积比为2∶1,故Fe、Al与盐酸反应放出的H2体积相等,则铝和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质量比为(2×27)∶(3×56)=9∶28。 热点二 实验探究Fe2+与Fe3+的性质 设置实验情景考查Fe2+的还原性、Fe3+的氧化性及其检验方法,是一种常见的题型。需要注意的是 (1)Fe2+的还原性大于Br-的,但比I-的弱。亚铁盐在溶液中遇到强氧化剂(如氯气、硝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双氧水等)时,一般能被氧化成铁盐。 (2)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跟Fe、Cu及SO2、H2S、HI等还原性物质反应,还原产物为Fe2+。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已知:K3[Fe(CN)6]溶液遇Fe2+能产生蓝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1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 (2)甲组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 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Cl2可将Fe2+氧化。 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乙组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