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顷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公顷的认识 教材第34页例1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让学生感受比较大的面积,引出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接着以“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来表征面积“1公顷”,既体现了面积单位研究方式的延续性,又帮助学生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与“平方米”之间建立起联系。 【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学段数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已经初步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 1 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 1 公顷 = 10000 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感知1公顷的大小,应用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 1 公顷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面积单位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从大到小说一说吗?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课桌的面积大约是24( )。 (2)1寸照片的面积大约是6( )。 (3)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 (4)校园占地面积大约是3( )。 先观看图片,想象面积大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应填什么面积单位。 3.揭示课题:看来,校园占地面积3后面的面积单位填“平方米”不太合适,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了。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公顷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呈现生活素材,初步感知公顷 1.谈话: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 (出示)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之一,占地面积约44公顷;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建筑面积约13公顷;杭州西湖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之一,湖面面积约650公顷;“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鸟巢”真壮观呀,它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 2.问题:计量这些面积都用到了什么单位?有关公顷,你想了解什么? 学生:1公顷的实际面积有多大?公顷和平方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公顷的国际符号是什么? 谈话: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认识公顷。 (二)推算、想象,加深对公顷的认识 1.唤起经验,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来描述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吗?它们分别有多大呢? 学生回忆梳理(演示):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大约有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大约有手掌那么大。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大约有一块展板那么大。 教师:我们同样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来描述“1公顷”这个面积单位。 呈现: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公顷可以用符号hm2 表示。 (2)探索公顷和平方米的关系 提问:你能想象1公顷到底有多大吗? 学生自由表达。注意引导学生将公顷与平方米建立联系,根据“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的描述得出结论“1公顷=10000平方米”。(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2.建立表象。 (1)说一说:哪些地方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面积大约是1公顷;学校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等。) (2)算一算: A.1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大约( )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 B.围一个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每边大约要70名同学,一共要280名同学,如果每班按50人计算,要( )个多班级的同学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