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36355

冀少版生物八下 7.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7次 大小:8411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生物,少版,八下,7.1.2,环境,应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1.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测量不同植被下的温度和湿度,提升探究实践能力 科学思维:分析瓶子树适应环境的特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态度责任:关爱生物、保护生物,提升社会责任感。 生命观念: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形成进化与适应观、生态观 学习重点 1.分析瓶子树适应环境的特点 2.测量不同植被下的温度和湿度 3.生物与和环境的关系 学习难点 生物与和环境的关系 【预习案】 1.巴西的瓶子树在 季落叶, 季萌出新叶; 特别发达,在雨季能够大量地吸收水分。 2.瓶子树的 和 与它生长在雨季短、干旱时间长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3.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 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 性。拟态和保护色就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5. 是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6. 是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7.拟态和保护色是生物长期 的结果,它有利于生物 、 。 8.适生物对环境的应具有 性,即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9.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 、 和 环境。 10.生物与环境相互 、相互 。 【列出我的疑惑】 【探究案】 1.瓶子树有那些结构特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2.什么是拟态、保护色?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重要意义? 3.测量不同植被下的温度和湿度时,怎样才能测得更准确? 4.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训练案】 1.拟态和保护色都体现了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适应生物 D.生物影响环境 2.下列生物现象中,不属于拟态的是( ) A.高冠角蝉停栖在树枝上的样子,很像一截枯树杈 B.绿色的青蛙浮在池塘浮萍中,很难被昆虫发现 C.某些蝇类和蛾类模仿黄蜂的形态,鸟类不敢贸然捕食 D.木叶虫趴在树上酷似一片叶子,混在树叶之中,骗过鸟类 3.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春暖花开 B.蚁穴溃堤 C.大雁南飞 D.秋风扫落叶 4.枯叶蝶休息时,形态与一片枯叶极其相似,有利于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生物改变环境 5.测量裸地、草地、灌木丛的温度和湿度时,湿度最大的是( ) A.草地 B.裸地 C.灌木丛 D.同样大 6.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似,体现了(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环境改变生物 7.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特点的是( ) A.陆地生活的动物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昆虫的外骨骼 B.蚯蚓钻穴和取食等活动能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肥沃 C.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刺的根系发达 D.在没有下雪的冬天,雷鸟也换上了洁白的羽毛 8.下面是昆虫学家做的一个实验:第一组,取40只蝗虫,放到与其体色一致的背景中,然后放入3只鸡,1min内蝗虫被吃掉6只。第二组,取40只蝗虫,放到与其体色不一致的背景中,然后放入3只鸡,1min内蝗虫全部被吃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色与环境体色一致,对生物有保护作用 B.这个实验形象地说明了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C.这个实验说明保护色的形成与生物进化有关 D.这个实验说明拟态有助于生物逃避敌害 9.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这是因为这些生物能( ) A.制约环境 B.影响环境 C.改变环境 D.适应环境 10.探究植被对环境中空气湿度的影响,要用干湿计分别对裸地、草坪和灌木丛进行测量,获得的数据中起着对照作用的一组是( ) A.裸地 B.草坪 C.灌木丛 D.任意一组 11.“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惊蛰节气前后气温转暖,雨水增多,杏花开放,惊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