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2.2 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分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功能,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态度责任:关爱生命,保护生物,提升社会责任感。 生命观念:正确书写食物链,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形成物质与能量观 学习重点 1.食物链与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4.有害物质的富集 学习难点 1.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2.有害物质的富集 【预习案】 1.俗话“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反映了生物之间普遍存在 与 的关系。 那么,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相互连接,形成 。 3.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和各种生物的 及所占的 ,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 。 5.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 6. 和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7.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氢、氧、氮等元素在生态系统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 ,又从 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运动。 8.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和 。能量最初来源于 能。 9.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着食物链方向 。 【列出我的疑惑】 【探究案】 1.根据捕食关系,画出教材P99图中的所有食物链。 2.生态系统怎样才会遭到破坏? 3.什么是物质循环?有什么特点? 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 5.什么是有害物质富集?有哪些危害? 【训练案】 1.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牛→虎 B.草→兔→鹰 C.蛇→青蛙→昆虫→草 D.鼠→蛇→鹰 2.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生物形成的食物链是( ) A.树→蝉→螳螂→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树→蝉→螳螂 D.蝉→螳螂→黄雀→细菌 3.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池塘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特点是( ) A.单向流动 B.循环流动 C.逐级递减 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从“植物→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可以看出,猫头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 A.蛇 B.植物 C.昆虫 D.青蛙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和物质都能完全循环 B.物质循环,部分能量向下传递 C.能量和物质都完全消失 D.能量循环,大多数物质消失了 7.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 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增多 C.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8.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 A.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 D.人工控制的结果 9.我国野生的杜鹃花很少有病虫害,而城市公园人工栽培的杜鹃花常有严重的虫害。请你分析一下根本原因很可能是公园内( ) A.生物种类少,自我调节能力差 B.气候适于害虫繁殖 C.害虫繁殖能力强 D.害虫的抵抗能力差 10.“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事实可以说明微生物能( ) A.参与蒸腾作用 B.促进物质循环 C.阻止能量流动 D.进行光合作用 11.图示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12.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经检测这四种生物体内残留有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