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37007

11.4 机械效率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4014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4,机械,效率,同步,答案,2024-2025
    第2课时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2025安康阶段练习)用同一滑轮组竖直提升物体,小明提出了四种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可行的是 (  ) ①使用轻质的滑轮; ②用滑轮组提升很轻的物体; ③在滑轮的轮与轴之间注些润滑油; ④多绕上几段绳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2.(2024济南模拟)如图所示,动滑轮提起重物的过程中,下列对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拉力F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B.升高得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C.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D.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3.小明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3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30 90.9% (1)提升重物时,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2次实验中,有用功是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第3次实验中,如图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    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1.(2025惠州阶段练习)用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7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1 m,不计绳重和各种摩擦,滑轮组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拉力F做功1 000 J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 m C.只增大物体的重力,机械效率将大于70% D.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机械效率有可能超过100% 2.用图甲的装置匀速拉动同一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动滑轮的重G动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B.被提升的物体重2 N C.物体被提升2 m时,A点对应的拉力做功8 J D.当η=60%时,动滑轮重为3 N 3.(2025南京阶段练习)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甲和乙分别提升重物,两重物的重力分别为G甲和G乙,动滑轮重分别为G1和G2,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G甲=G乙,F甲=F乙,则η甲=η乙 B.若G甲=G乙,F甲=F乙,则η甲>η乙 C.若G1=G2,F甲=F乙,则η甲=η乙 D.若G1=G2,F甲=F乙,则η甲>η乙 4.(2024咸阳一模)如图1所示,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提升物体M、 N,拉力分别为F甲、F乙,两物体都在10 s内被匀速提升1 m,此过程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A滑轮的作用是    ,F甲做功的功率为    W,若用甲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N,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因为风吹雨淋,旗杆顶部的定滑轮会出现锈蚀,升旗时的机械效率跟定滑轮未生锈时相比变     (选填“大”或“小”)。 6.(科学探究)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楷与同学们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每次实验小楷沿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得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 序号 钩码重 力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绳端拉 力F/N 弹簧测力计 移动的 距离s/m 机械效 率η/% 1 2 0.1 0.8 0.3 83.3 2 4 0.1 1.5 0.3 88.9 3 6 0.1 2.2 0.3 (1)第3 次实验中,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分析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其机械效率η与物重G存在一定关系,比较符合两者关系的图像是下列选项中的     。 A B C D (3)在测量拉力时,小睿同学觉得弹簧测力计运动时不便于读数,就让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时读数,与小睿相比,小楷与同学们测得的机械效率    (选填 “偏高”“偏低”或“不变”)。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B 2.C 3.(1)匀速 (2)0.4 88.9% (3)2.2 (4)提升物体的重力 解析:(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物体受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即为拉力大小。(2)W2有用=Gh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