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压强 评估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 A.滑雪板面积较大 B.骆驼宽大的脚掌 C.铁轨下铺设枕木 D.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状 2.实验是初中科学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科学思维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有力工具。下列实验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 A.覆杯实验 B.用注射器注射药剂 C.吸盘式挂钩 D.吸管喝饮料 3.如图所示,把小桌甲倒放在海绵上,其上放一个物体乙,它们静止时,物体乙的下表面和小桌甲的桌面均水平。已知小桌甲重G1,桌面面积为S1;物体乙重G2,下表面面积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海绵的压力大小等于甲受到的重力 B.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 C.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 D.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 4.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 B.锅炉水位计 C.活塞式抽水机 D.下水道存水管 5.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液体的质量等于乙液体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增加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
p乙,F甲>F乙 6.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a、b两个实心正方体,a的棱长是b的棱长的2倍,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则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pa∶pb=1∶8 B.pa∶pb=1∶4 C.pa∶pb=1∶2 D.pa∶pb=1∶1 7.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扎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列的四幅图中能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液体的高度相同,则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和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A.p甲>p乙,p甲'>p乙' B.p甲p乙' 9.看到有人掉入湖里的冰窟,匍匐前进去救人的主要目的是 ( ) A.减轻自己的重力 B.减小自己对冰面的压力 C.减小自己对冰面的压强 D.减小自己受到的摩擦力 10.如图为一种“天气预报瓶”,内装适量有色液体。A为密闭球体,B为上端开口的玻璃管,底部与A连通。关于此“天气预报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B.通常阴天气压比晴天低,则阴天时B管内液面比晴天时高 C.通常阴天气压比晴天低,则阴天时B管内液面比晴天时低 D.瓶内有色液体的密度越大,则该瓶反映气压越灵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1.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按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甲的质量为8 kg,底面积为0.05 m2,乙的质量为6 kg,g取10 N/kg。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若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Δp甲为400 Pa,则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Δp乙为 Pa。 12.如图所示,用隔板将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个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当在容器左、右两部分注入不同深度的水时(水面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橡皮膜发生了形变,形变情况是向 侧凸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13.如图所示为利用实验测量大气压值,若当地气压为一标准大气压,则图中h0= mm。实验过程中,若玻璃管的顶部突然开了一个小孔,则管内水银柱的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在山顶上做该实验,则管内水银柱的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