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速度 ———中美隐身战机的竞速比拼 一、课程内容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程内容为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下的二级主题“2.2机械运动和力”。内容要求为:2.2.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本节内容为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的第二节 “速度”。速度概念是在学习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后,对物体机械运动的更深入理解和规范表述,是解决机械运动和力相关问题的基础物理量。 二、课程资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程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运动会上的竞赛项目,各类竞速度运动和游戏,我国高速列车的运行,我国航母,055驱逐舰在海洋中航行,歼20在空中翱翔,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的飞行等课程资源十分丰富。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科目中,已经学习过 “路程=速度*时间”的换算关系。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构建速度概念,为“匀速直线运动”模型的建立做准备。 三、教学目标 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依据核心素养内涵,课程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物理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进行简单计算.逐步形成初步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 科学思维:能用速度知识,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物体运动快慢问题。 科学探究:1尝试制定“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方案;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科学态度与责任:1在比较和测量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在歼20,高铁,中国空间站等相关速度计算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逐步养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1建构速度概念;2速度单位换算;2测量纸锥下落速度时的时间测量. 五、学法与教法 学法:探究学习,交流学习,自主学习。 教法:实验法,交流法,自学指导,练习法。 体验式概念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提出猜想,参与实验建立密度概念。 六、教学过程 [开场白]2021年3月19日,在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中,杨洁篪委员的一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霸气刷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科技、军事、政治各个方面的实力都已经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 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中美两国最先进的隐身战斗机歼-20(代号:威龙)与F-22(代号:猛禽)的运动快慢。 [视频]播放歼-20 和F-22的飞行视频 师:在赛场上,快慢分胜负;在战场上,快慢决生死.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飞机的前端外形是锥形的,课堂上我们就以两个下落的纸锥为例研究物理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一)做中学———活动5.4: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观察与思考] 1.将两个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观察哪个纸锥下落得快 想想你是怎样比较纸锥运动快慢的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这种方法 生: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比如:竞速比赛终点裁判的比较方法. 2.你还有其他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吗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这种方法 生: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远的运动快.比如:比赛中途观众的比较方法. 3.如果将任意两个物体从不同高度在不同时间释放,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生:速度=路程÷时间 师:根据数学知识,我们知道,可以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计算出速度,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自学与交流]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09页“速度”相关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请规范表述速度的物理意义和定义. 2.请规范表述速度的计算公式,根据定义式还能变形出哪些公式 3.请规范读写速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你能计算出两者之间的进率吗? 生:交流 师:讲解速度单位换算 [练一练] 1.中国高速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350km/h等于 m/s 2.中国天宫空间站的轨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