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教案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课标解读】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解释各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河流五种补给形式的补给特点和变化规律。 2.区域认知:结合资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及分布。 3.人地协调观:认识自然界的水体转化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关系。 4.地理实践力:绘制陆地各类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陆地水体的分布及类型。(重难点) 2.能结合示意图,分析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长江之歌》是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长江之歌》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说明了长江源头水源补给有哪两种类型? 【自主学习】 一、河流的补给 补给类型 补给特点 流量过程线图 我国典型地区 雨水补给 ①具有集中性和不连续性的特点 ②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 ③我国东部河流径流量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 东部季风区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①具有连续性和日变化的特点 ②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的变化一致,河流流量相对平缓,流量的变化还与积雪厚度、地形状态有关 ③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季 东北、 西北地区 冰川融水补给 ①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一致,补给主要发生于夏季 ②对河流径流丰枯具有调节作用(降水少的年份,补给量大;多阴雨天气的年份,补给量较小) 西北地区 湖泊水和沼泽水补给 ①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作用———削峰补枯:汛期,湖泊蓄纳洪水,降低河流洪峰峰值;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受湖泊调节作用影响,河流流量过程趋于和缓 ②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蒸发量大,会使与之相连的河流径流总量减少 ③沼泽水补给,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地下水补给 ①地下水与河流之间的补给关系取决于地下水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 ②浅层地下水补给:受外界条件影响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③深层地下水补给:稳定的补给水源,只有年际变化,季节变化不明显 【思考交流】 探究一 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1.读下图,说明我国东部河流流量变化与流域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区域认知) 提示:河流流量受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影响;长江、西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流域内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雨季长,夏汛长;黄河和松花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流域内降水量少,河流流量小,雨季短(集中7、8月),夏汛短。 2.若分布于下列气候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试判断其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区域认知) 提示: 3.有人认为,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且有降雪,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必要条件。针对这一观点,谈一谈你的看法。(地理实践力) 提示:该观点不准确。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不仅需要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且有降雪,还需要春季气温回升时能达到积雪可融化的温度,否则积雪不融化,不能形成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4.比较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指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占年径流量比例最大的是哪一个地区,并解释原因。(综合思维) 提示:东北地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占年径流量比例最大,因为东北地区较黄河中下游和四川盆地冬季平均气温低且有大量积雪,春季气温回升快,积雪大量融化,形成春汛;并且夏季降水比黄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