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39754

4.1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3697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第四
  • cover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教案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课标解读】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解释各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河流五种补给形式的补给特点和变化规律。 2.区域认知:结合资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及分布。 3.人地协调观:认识自然界的水体转化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关系。 4.地理实践力:绘制陆地各类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陆地水体的分布及类型。(重难点) 2.能结合示意图,分析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 【新课导入】 汨罗江流经湘东北,长 250 千米,向西注入洞庭湖。相传战国时楚诗人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殉国。汨罗江由此声名远播。汨罗江上中游及大部分支流穿行于山区,水文变化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端午节前后,汨罗江的水位往往会暴涨,当地称之为“端午水”。结合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分析汨罗江“端午水”现象的成因。 【自主学习】 一、陆地水体主要补给类型的判断 1.根据河流径流组成进行判读 根据该类图示进行判读时,需注意三点,一是看该类补给主要集中于哪个季节;二是看该类补给量占河流径流总量的比例;三是看该类补给量的变化特点。如图所示(我国某河流几种主要补给形式): 2.根据区域位置、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进行判读 (1)分布于湿润、半湿润气候区的河流,一般以雨水补给为主。世界上绝大多数河流均以雨水补给为主。 (2)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河流,若附近有高大山脉,一般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若没有,则一般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如我国西北沙漠中的一些常年积水的湖泊。 (3)分布于纬度较高的地区河流,一般冬季降雪量较大,因此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占比较大,如俄罗斯的河流。 【方法技巧】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 (1)读横轴,看时间与径流曲线的对应状况 横轴指示径流变化对应的月份,从中可以看出河流 径流变化的时间分布特点。图乙径流最高值出现在8月,冬季的几个月份径流变化较小。 (2)读竖轴,看流量的数值大小 竖轴上标明的流量数值大小可以反映河流的流量大小。图乙的最大流量在220m3/s左右,说明该河流量较小。 (3)读曲线,看径流的变化特点 从径流曲线的高低起伏变化可以看出其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长短分布状况。图乙河流的丰水期从6月持续到9月。 (4)看组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图乙河流的径流变化基本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且流量较小,说明该河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小。 【思考交流】 探究一 陆地水体的补给形式的判断 《长江之歌》是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下图表示长江全年水源补给状况。 1. 《长江之歌》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说明了长江源头水源补给有哪两种类型?(区域认知) 提示:冰川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2.图中a表示的补给类型是哪一种?其变化主要受哪一因素影响?(综合思维) 提示:雨水补给。雨水补给是长江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一致。 【针对性训练】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流量补给类型,其中甲表示浅层地下水补给。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  ) A.a表示深层地下水补给 B.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 C.c表示雨水补给 D.d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