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湘教版选必一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The integrity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素养导引 1.区域认知:能够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认识区域的自然环境。 2.综合思维: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 3.人地协调观: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各要素在自然环境形成中的相互作用,并指导人类合理开发资源。 4.地理实践力:能独立开展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标定向 新课导入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不仅山峰险峻、秀美,而且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地质、地貌、生物、大气、水等其中一项特色突出的山,就能美名远扬,而黄山松、石、云、泉俱绝。黄山拥有“四绝”的神奇组合是偶然现象吗?你能对这种神奇组合做出解释吗? 1.为什么树袋熊集中分布区也是人类喜欢的定居之地?为什么人类分散居住反而对树袋熊栖息地的影响更大? 2.人类改变了树袋熊生存环境的那些因素,进而破坏了树袋熊生存环境的整体性?分析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导入新课: 树袋熊又称考拉,分布在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北部、东部沿海岛屿和内陆低地的桉树林中,主要以桉树叶为食。树袋熊集中分布区也是人类喜欢的定居之地。因受人类活动的干扰,树袋熊面临很大的生态威胁。当地居民认为,人类集中居住干扰了树袋熊的生活,于是把房屋分散修建于桉树林中。可事与愿违,分散居住的结果,反而对树袋熊栖息地造成更大的威胁。 咸海萎缩的原因和影响 目 录 自然环境的组成 1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 3 自然环境的组成 01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土壤、地形、生物气候和水文等。 岩石 (地形) 生物 水文 土壤 气候 自然地理要素 请找出,图中有哪些自然地理要素? 地形地貌 动物植物 土壤 水文 气候条件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 自然地理环境由 以气体物质为主的大气圈 液态水为主的水圈 固体岩石为主的岩石圈 生物有机体为主的生物圈组成。 判断图中体现了哪些自然要素之间的直接的关联性? 植 物 气 候 热带雨林 地球之肺 地 形 气 候 青藏高原 牦 牛 生 物 判断图中体现了哪些自然要素之间的直接的关联性? 地 貌 横断山区 十里不同天 气 候 判断图中体现了哪些自然要素之间的直接的关联性? 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气候与地貌 气候→地貌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 我国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 地貌→气候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 气候与水文 气候→水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水文→气候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气候与生物 气候→生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 生物→气候 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剧干旱程度 气候与土壤 气候→土壤 我国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 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 土壤→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 地貌与水文 地貌→水文 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由冰川地貌积水形成 水文→地貌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 地貌与生物 地貌→生物 阴坡与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分布在阳坡,冷杉分布在阴坡 生物→地貌 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剧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