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0074

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单元复习 (含解析) 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5019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第二,必修,2019,苏教版,化学
  • cover
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单元复习 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选择题 1.常温下,下列物质难溶于水的是(  ) A. B.NO C. D. 2.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有毒不能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中 B.三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C.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D.制玻璃的原料有纯碱、石灰石、石英砂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二氧化硫有还原性,可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C.硝酸见光易分解,可用于制氮肥 D.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4.下列过程中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 A.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B.工业合成氨 C.闪电时,氮气转移为一氧化氮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从而使雨水的,即形成酸雨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C.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和反应生成和 D.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成含氮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 6.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符合题意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向浓盐酸中加入浓硫酸可制备氯化氢气体 浓盐酸易挥发,浓硫酸与水作用放出大量的热 Ⅰ对,Ⅱ对; 有 B Cu 能与浓 HNO3 反应 由于 Cu 具有还原性,浓HNO3 具有氧化性,在任何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一定是 NO2 Ⅰ对,Ⅱ错; 无 C 硫单质在纯氧中燃烧有少量 SO3 生成 部分二氧化硫被氧化为SO3 Ⅰ对,Ⅱ对; 无 D 硝酸铵和碱石灰共热用于实验室制备 NH3 铵盐与碱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Ⅰ对,Ⅱ对; 有 A.A B.B C.C D.D 7.下列反应中,说明氨有还原性和碱性的是(  ) A.2NH3+3CuO 3Cu+N2+3H2O B. C.4NH3+6NO 5N2+6H2O D. 8.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对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一氧化氮的摩尔质量为30 C.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9.现有2.8gFe全部溶于一定浓度、200mL的HNO3溶液中,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1.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c(NO3-)=0.85mol/L B.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溶解1.4gFe C.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可能以Fe3+形式存在 D.1.12L气体只能是NO 10.农业上有一句俗语“雷雨发庄稼”,该过程中不会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是(  ) A.N2+O2 2NO B.2NO+O2 → 2NO2 C.4NH3+5O2 4NO + 6H2O D.3NO2+H2O → 2HNO3+NO 11.海洋生物参与氮循环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中没有发生电子转移 B.反应②中有极性键断裂和非极性键生成 C.反应③可能有氧气参与 D.等量NO参与反应④与反应⑤,转移电子数之比为3:2 12.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由b中现象能证明a中产物生成的是(  ) a中反应 b中检测试剂及现象 A 铁粉与水生成H2 肥皂水冒泡 B 浓NaOH和NH4Cl溶液生成NH3 酚酞溶液变红 C 浓HNO3分解生成NO2 淀粉—KI溶液变蓝 D 浓HCl与MnO2生成Cl2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A.A B.B C.C D.D 13.已知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B.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可能参与了氮循环 C.铵盐转化为硝酸盐,发生了还原反应 D.目前人工固氮的反应为N2+3H2 2NH3 1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与盐酸混用效果好 B.“三月打雷麦谷堆”蕴含着氮的固定原理 C.二氧化硫具有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