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0420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2024) 三年级上册 七 年、月、日 《看日历》教学设计(第 1 课时)

日期:2025-05-0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3069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学,教学设计,看日历,数学,上册,三年级
  • cover
《看日历》教学设计(第 1 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够清晰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准确记忆各月的天数及平年、闰年的区别,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在年历中查找特定日期、计算经过的时间等。 (二)通过观察、记录、分析 2013 - 2016 年各月份天数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记忆大月、小月及平年、闰年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大月、小月的天数及分布规律,理解平年、闰年的概念并能准确判断。 难点 理解平年、闰年的形成原因及判断方法的原理,尤其是世纪年的闰年判断。 三、教学方式 采用讲授法传授基础知识,利用讨论法促进学生交流合作,通过直观演示法(如日历展示、拳头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记忆方法和规律,在实践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趣味引入 ——— 时光之旅开启 教师通过播放四季更替、日月星辰的变换等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度量单位,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年、月、日。接着,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年、月、日,谁能说一说你对它们有哪些了解呢?” 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生日、节日等与年、月、日相关的经历。 设计意图:利用生动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自然地导入新课,为后续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知识探究 ——— 日历探秘行动 数据收集与整理:给学生发放 2013 - 2016 年的年历表。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各月份天数的记录任务。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记录准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为后续分析规律奠定基础。 规律总结与归纳: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记录的数据,组织小组讨论:“你们发现了哪些规律呢?”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大月(31 天)有 1、3、5、7、8、10、12 月;小月(30 天)有 4、6、9、11 月;2 月的天数较为特殊,平年 28 天,闰年 29 天。在此基础上,引出平年和闰年的概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规律。 记忆方法探索:教师介绍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 先示范拳头记忆法,边演示边讲解:“握紧拳头,从食指的凸起处开始数,凸起的地方是大月,凹下的地方是小月,注意 8 月要从食指的凸起处重新开始数。” 然后教给学生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并解释 “腊” 指公历十二月,“冬” 指公历十一月。让学生反复练习这两种记忆方法,开展小组记忆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记得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提供多种记忆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大月、小月及平年、闰年的知识。 (三)实战演练 ——— 时间挑战关卡 年历寻宝游戏:学生独自查看今年的年历。 完成以下任务:找出国际儿童节(6 月 1 日)是星期几,国庆节(10 月 1 日)是星期几,并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年 10 月 1 日是多少周年。教师请学生上台展示答案,并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年历,巩固学生对重要节日日期和周年计算的掌握,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奥运时间推算: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填写第 2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