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0 专题7 氮与社会 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 化式原料 第二课时 硝酸 1.能从物质类别、氮元素的价态的角度预测分析硝酸的性质。 2.掌握硝酸的重要性质。3.了解硝酸的用途。 学习理解 01 课时分层练 04 目录 CONTENTS 探究应用 02 总结提升 03 学习理解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挥发性 _____ 液体 _____气味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_____ 一、硝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 刺激性 易挥发 2.化学性质 铝、铁 二、硝酸的用途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造氮肥、燃料、塑料、炸药、硝酸盐等。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硝酸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 (2)稀硝酸可溶解Fe(OH)2生成Fe(NO3)2和水。( ) (3)碳、铜与浓硝酸反应时,浓硝酸只表现强氧化性。( ) (4)过量的铜和一定量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氮。( ) (5)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硝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铝和浓硝酸不反应。( ) (6)实验室可以用铜和稀硝酸制备少量的NO气体。( ) √ × × × × √ 探究应用 硝酸与Cu反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如图所示,在橡胶塞中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向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硝酸和稀硝酸,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口,使铜丝与硝酸接触,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 [问题探究] 1.两支具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否完全相同? 反应中浓硝酸、稀硝酸起什么作用? 提示:不相同。加入浓硝酸的具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 是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具支试管上部空间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加入稀硝酸的具支试管出现的现象是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具支试管上部空间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后又变成无色。两支具支试管中浓、稀硝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2.分析两支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氮元素的价态变化, 思考硝酸的浓度对还原产物有何影响。 3.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提示:反应中,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即硝酸的浓度越低,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价态越低。 提示:NO、NO2的混合气体。铜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变小,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故得到的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 知识点一 硝酸的性质 2.硝酸氧化性的体现 (1)能将大多数金属(如铜)氧化成高价态金属的硝酸盐,浓硝酸生成NO2,稀硝酸生成NO,极稀硝酸生成N2O、N2、NH4NO3等。硝酸的浓度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2)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铁、铝发生钝化,这是因为浓硝酸将铁、铝表面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若在加热条件下,可破坏氧化膜,从而使反应继续进行。 (3)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体积比1∶3的混合物,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金、铂等溶解。 1.已知某四种单质分别与浓硝酸混合出现的情况依次是①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②反应生成最高价含氧酸;③发生钝化;④不发生反应。则符合上述情况的单质可能是( ) A.Cu、Si、Zn、Au B.Ag、P、Al、Pt C.Fe、C、Sb、Hg D.Cu、S、Fe、Pb 解析: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铁、铝钝化,故A、C不符合;浓硝酸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不能与Au、Pt反应,故D不符合。 2.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对应的一组是( )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强氧化性 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能使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 知识点二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