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 课题 做更好的自己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第一目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学会接纳自己的全部,包括优点和不完美,同时要欣赏自己的独特价值。第二目则从具体行动层面,阐述了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途径,如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激发自身潜能等。教材内容紧密围绕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成长需求,通过案例、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实用性。在整本教材中,本框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前面“认识自己”的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同时,为后面学习“友谊”“师生交往”等内容奠定了基础,因为良好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自我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己有着强烈的关注和探索欲望。他们渴望被认可、被尊重,但同时又常常对自己不满意,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渴望成长和进步,但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可能缺乏足够的信心和方法。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自我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认识较为肤浅和片面。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他们对自我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于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学生可能有一些模糊的想法,但缺乏系统的思考和有效的行动策略。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明白通过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可以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道德素养: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欣赏自我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进。 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让他们明白在学校、社会等不同环境中要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到自律自觉,不违法乱纪。 健全人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和成长中的困难挫折时,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责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有责任。对自己负责,就要努力做更好的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重点 1、接纳与欣赏自己的方法。 2、做更好的自己的途径。 难点 1、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不完美,并接纳自己。 2、如何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超越。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授课过程 自学指导 二、引入新课 欣赏: 席慕容诗歌《做最好的自己》 ,思考: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过渡:在《做最好的自己》 中,席慕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引子,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普通的蒙古族女孩,成长为一位知名的作家和画家。她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长,只要勇敢地做自己,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今天一起学习《做更好的自己》 。 新授课 议题一: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如何接纳自己? 情景小剧场:澳大利亚人尼克·胡哲 澳大利亚人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可是却成为“走”遍世界的励志演讲大师。就是这位被称为“海豹人”的小伙子,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会计和财务规划双学位,并创办两家非盈利机构和一个基金会,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乐观的尼克·胡哲给许多人带去信心和勇气,用他平凡的人生给这世界注入不平凡的声音。 议题讨论: 1、这个故事对同学们有什么启示? 2、为什么尼克·胡哲能笑对自身的残缺,并绽放美丽的人生? 小组回答: 提示词:接纳自己 总结: 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