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3077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4.12《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9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207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2025,学年,统编,道德,法治,四年级
  • cover
12.1《地球“发烧”了》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一)课标解读 课标如航灯,它决定了教师要把学生带到哪里。2022 版新课标中最为明显的是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本节课主要指向的核心素养为“责任意识”。聚焦核心素养内涵中责任意识的第二条担当精神,课程目标中具体要求为“热爱自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在总目标中进一步提出了“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形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识”的要求。在核心素养和总目标的基础上,学段目标细化为“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共同家园,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同时,课程内容中规定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学业质量描述板块规定勤俭节约,能够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低碳生活每一天》第一课时,一共有 4 页。教材呈现了三幅气候在悄悄发生变化的插图,主持人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球发烧的症状呢?”,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到生活中去了解、感受地球“发烧”的症状;下面的“相关链接”呈现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IPCC)的全球气候变暖的具体数据,引导学生从数据中进一步感受气候在变暖。第二页用三张照片和文字说明地球变暖给全球带来了灾害,“想一想”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有多可怕。第三页呈现了地球“发烧”的原因,用拟人化的故事进行了解释,便于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人类活动产生过量的温室气体导致的。三幅插图引导学生了解大量温室气体的来源,鼓励他们再到生活中去探究;“相关链接”让学生知道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意识到地球继续变暖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激发他们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懂得“减碳”的意义所在。 四年级上册《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一单元,承接低年级“认识并懂得节约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有保护环境意识,学习有创意生活”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每一天》是本单元最后一课,是学生在学习《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增强环保意识和《变废为宝有妙招》认识到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在生活中变废为宝基础上,侧重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减少碳排放,学会过绿色生活,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意识,能够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气候变化在身边”的资料搜集,观看世界各地高温的新闻视频,了解地球发烧有“发热”和“发冷”两大症状。 2.通过“我们制造的二氧化碳”的小组活动和观看“温室效应”的科普小视频知道地球发烧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知晓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与每个人都有关。 3.通过观看“灾难频发”的视频,合理推测灾难最终导致的可怕后果,并通过灾难的“多米诺骨牌”的倒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地球发烧后,真正的受害者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 三个教学目标活动明晰、各有侧重、层层递进,最终指向“责任意识”这一核心素养的达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课前“气候变化在身边”的资料搜集,观看世界各地高温的新闻视频,了解地球发烧有“发热”和“发冷”两大症状。 2.通过“我们制造的二氧化碳”的小组活动和观看“温室效应”的科普小视频知道地球发烧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知晓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与每个人都有关。 教学难点: 通过观看“灾难频发”的视频,合理推测灾难最终导致的可怕后果,并通过灾难的“多米诺骨牌”的倒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地球发烧后,真正的受害者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课件、天平、多米诺骨牌、学生搜集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探索发现,智慧启程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