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3235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5.1 社会历史的本质课件(共21张PPT+2个视频)

日期:2025-02-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69次 大小:426601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本质,视频,PPT+2,21张,课件
    (课件网) 必修四 政治 统编版 社会历史的本质 目录 子议题一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总议题:社会历史的本质 子议题二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讲话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习近平的劳动情怀 九月小学新增“煮饭”课登上热搜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新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的不同目标。其中提到,在5-6年级,烹饪与营养方面,学生要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 议学任务:为什么要致敬劳动者,劳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议学情境: 敬平凡 敬不凡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议学结论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1)劳动创造了人 (2)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3)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劳动的重要性) 研究社会历史的起点: 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议学结论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的实践活动 物质生产的实践 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 人类社会生活的领域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精神文化领域 构成 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知识小结 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方式 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劳动创造了人,推动了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 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 实践的基本形式 变革社会的实践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探索世界规律的 科学实验活动 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 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 社会生活的文化领域 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 社会存在 (物质生活) 物质方面 社会意识 (精神生活) 精神方面 ②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①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①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 ②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构成: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 (二)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2、中国梦 3、新型冠状病毒 4、治疗新冠的诊疗方案 5、制造工具的技术 6、制造工具的想法 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旅美熊猫丫丫回国 1、比亚迪汽车 快问快答 :下列分别属于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 温故知新: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形成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何者为第一性)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 表现为 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英雄史观)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表现: (1)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2)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实质:把精神、或者一些神秘力量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决定历史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心的好坏,特别是帝王心术的好坏。他认为人的本心是一切社会现象的决定因素。 梁启超 朱熹 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