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地理 湘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 探究与实践 保护极地环境 第二章 了解地区 1.了解极地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原因。 2.认识保护极地环境的必要性。 3.保护极地环境,从我做起。 学习目标 了解极地环境问题 任务一 失去“家园”的北极熊 人类不断向大气层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石油泄漏 穿上“油污晚礼服”的企鹅 污染海洋 加强石油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推广清洁能源等 减少对臭氧层有害无助的排放 滥捕滥猎,破坏生物多样性 禁止过度捕捞 在南极附近海域捕杀鲸鱼 极地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其环境变化会对全球环境带来很大影响。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如非法捕捞、旅游活动、商业勘探等行为,对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保护极地地区意义重大。 理解人类保护极地环境的行动 任务二 《北极熊保护公约》 北极地区的国家签署了保护北极熊的国际公约:严格控制买卖、贩运自然熊皮及其制品。 《南极条约》 主要内容是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进行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对缓和有关国家对南极的领土纷争,促进各国在南极考察方面的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已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 该议定书规定:严格禁止“侵犯南极自然环境”,严格“控制”其他大陆的来访者,严格禁止向南极海域倾倒废物,以免对该水域造成污染,禁止在南极地区开发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 保护极地环境,从我做起 任务三 1. 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减少用电和用水量,避免浪费。 关闭不必要的灯光、电器和水龙头,尽量使用节能灯具和高效节水设备。 2. 减少碳排放: 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骑行等低碳交通方式,减少使用私家车。 还可以通过购买本地生产的食物和商品、减少空调和暖气的使用以及选择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来减少碳足迹。 3. 垃圾分类和回收: 积极参与回收活动,推广垃圾减量和再利用。 4. 慎用塑料制品: 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购物袋、塑料瓶、吸管等。 选择可重复使用的环保袋和容器,减少塑料污染。 6. 关注南极保护政策和倡议: 了解并支持相关的南极保护政策和倡议。参与或支持相关的公益组织和活动。 7. 提高意识和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南极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分享相关知识,鼓励他人参与保护南极的努力。等等。 应用练习 1.2021年2月19日,某新闻用“警示”一词报道了南极部分地区的雪变成了绿色和 红色现象,并称该现象可能导致南极冰雪消融失控。该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A. 南极烈风带来了有颜色的颗粒物 B. 夏半年积雪融化变薄,露出下面岩石的颜色 C. 气候变暖,导致微型藻类在雪中生长繁殖 D. 南极考察人员乱扔生活垃圾导致积雪受污染 C 2.由于人类活动,两极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下列做法符合两极生 态旅游的是( ) A. 撵着企鹅拍照 B. 把生活垃圾带走 C. 品尝当地野味 D. 给动物投喂食物 B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