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评选吉祥物》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调查与记录第86-87页。 【教材分析】 一、本课关联的核心素养分析 数据意识:通过评选吉祥物,展开调查活动,并统计学生喜欢的动物数量,分析应该选哪种动物作为吉祥物。让学生经历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 符号意识: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数据调查,安排学生读懂他人的数据记录方式,教材上呈现了两种学生作品,左边的作品用画竖线的方式记录数据,右边的作品用了几种符号记录数据,引导学生认识到记录的形式和方式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二、本课的核心任务分析 本课的核心任务是“怎样开展调查?”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与统计相关的问题,所以不一定有自发的统计意识。在明确任务后,可能有学生仅从自己的喜好出发进行判断,在此要引导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学生可能会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作为吉祥物,当出现多名学生选择不一样时,从而引出第一个问题“大家想法不一样时,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意识到展开调查的必要性。从而引出问题“怎样开展调查?”,采用组内说一说、集体交流的方式,学生有思路但表达可能不够清晰,通过阅读教材上的例子、学生的复述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调查活动的具体方式和思路。随后引出第三个问题“他们记录数据的方式,你能看懂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读懂并解释他人记录数据的方式。最后一个问题是“根据整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这一问题是在对记录方式有所认识的基础之上,读懂所能记录数据的意义,并尝试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判断和决策,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数据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上册学习了分类,知道分类的标准,感受了分类标准的多样化,按照不同的标准分到的结果是不同的。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其实这一过程就是在分类,只不过是在分类的基础上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并通过多样化的数据记录方式,丰富学生对数据分析的经验积累,为以后正式学习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 【学习目标】 结合举手和投票评选吉祥物的活动,体会收集数据的方法和统计调查的必要性,初步培养统计意识。 结合调查活动,通过观察,能看懂他人记录调查的数据,了解记录调查数据的方法,初步培养统计能力。 在调查活动中,培养公平公正的态度,养成接纳、鉴赏他人意见及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在表达自己意见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以及对数据调查活动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体会数据调查的必要性,了解调查的基本方法。 学习难点:帮助学生厘清着手调查活动的具体方式和思路。 【学习准备】 四种动物贴画,选票,投票箱,学习单,PPT课件等。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 创设情境 同学们,学校即将举行运动会,请同学们一起来为班级评选吉祥物。(板书:评选吉祥物),现在有兔、猴、鱼、熊猫(贴出图片),你想选择哪一种动物作为吉祥物呢? 2. 明确任务 你喜欢的是猴,他喜欢的是兔,你们喜欢的都不一样。那么选谁喜欢的动物作为吉祥物才合理呢? 选全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物(板书:全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物),怎么知道全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物呢?我们一起来调查吧。(板书:调查)“怎么开展调查呢?” 活动一: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开展调查?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调查方法:学生可能会提出举手、起立、站成一堆、投票等方法,交流方法的可行性以及细节,针对举手这一方法做进一步探讨。你能具体说一说怎么用举手的方法来调查,学生交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