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5927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课件(39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583983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6课,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课件,39张
  • cover
(课件网)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历史名人与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只不过他们常常会以这样的形式出现······ 辨别“鲁迅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人就是江湖。 ———鲁迅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斗图! ———鲁迅 我实在没有说过这样一句话。 ———鲁迅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鲁迅 假的! 假的! 真的! 真的! 摘自鲁迅短篇小说《故乡》。 摘自鲁迅致台静农的一封信。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所以得名那是一种学问和事业。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八上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图片史料的信息 查晓园 奚浈 王兰 看图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时间: 内容: 一九二十,三月,七日(1920.3.7) ①北京大学学生周刊 ②发行所:北京大学学生会 ③周刊价格:零售三枚,邮寄三分 全年一元四角半年七角 外国全年二元 ④本校开放第一次的女同学照片 (查晓园、奚浈、王兰) 新文化运动 报刊 教育 近代教育文化究竟有怎样的发展? 壹 教育、新闻出版业 的发展 列强侵略 近代化探索 新的时代要求 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而中国迄无熟习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 ———《恭亲王又奏》,《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八,第30页。 为什么近代中国要变革教育?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凡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 —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 列强侵略 近代化探索 时期 新式 学校 洋务运动时期 同文馆 阅读P127页,找出近代不同时期中国分别兴办了哪些新式学校? 福州船政学堂 …… 甲午战后 天津:北洋西学堂 上海:南洋公学 …… 百日维新期间 京师大学堂 …… 北洋大学堂 天津大学前身 上海南洋公学 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前身 京师同文馆 福州马尾船政学堂 京师大学堂旧址 北大前身 教育近代化开端 中国第一所 国立综合性大学 1.近代教育的发展: 作用: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①创办新式学堂 1905年 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②废除科举制 童生 到府州县参加童试 合格者入州府县就读 生员(秀才) 到省城参加乡试 所取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举人 到京城参加会试 所取第一名叫会元 贡士 参加殿试 进士 第一名:状元 第二名:榜眼 第三名:探花 科举制正式建立的时期和标志? 605年,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 翰苑清才……若问以亚洲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瞪目,不知何语矣。   ———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 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 ———袁世凯、张之洞等《奏请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折》 为什么要废除科举制度? 传统科举不能选出切合实际的人才,且阻碍新式学堂的发展。 1901年,清政府决定废除八股文; 1903年,清政府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 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废除。 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②废除科举制 回顾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史 阅读教材,找出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在教育方面的举措。 材料一:明清时期,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只限于八股文。 变化: ①教学内容不同:从单一枯燥的八股文转变为外语、数学、科学等学科。 ②人才培养方向不同:从考取官职转变为培养军事、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