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6616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周长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53676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周长
  • cover
(课件网) 第3课时 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 7 汇报人:XXX 01 02 03 目 录 04 说课程标准 说教材及学情 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及学法指导 01.说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呈现“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尽力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02.说教材及学情 《认识周长》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中第三课时的内容,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02.说教材及学情 教材将内容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先是呈现了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树叶,三角尺,数学课本,钟面,五角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第二部分通过让学生探索一般图形周长的求法,使学生经历周长求法的知识形成过程,认识到周长是可以测量的,同时感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计算做好铺垫。 03.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2.通过学生动手描一描、围一围、量一量等活动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难点: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会测量周长。 04.说教法及学法指导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建立周长的概念。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习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01 02 03 目 录 04 复习巩固 新课讲解 课堂检测 总结巩固 复习巩固 1 观察上面的图形,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复习巩固 相同点::它们都是平面图形,又都是封闭图形。 不同点:它们的形状不同,有的是规则图形,如数学书的封面图;有的是不规则图形,如树叶图。 复习巩固 新知讲解 2 你了解周长是什么意思吗? 新知讲解 请你们在书本上描出这些图形一周的长度。 新知讲解 一周: 指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用红笔描出下列图形的边线(从图形边缘的某一点起,沿着每个图形边缘描画一圈后回到起点) 现在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吗?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讨论:这几个图形有周长吗? 它们跟上面的图形区别在哪里? 这种没有连起来,有缺口的图形我们叫做不封闭图形。不封闭图形是没有周长的。 有办法知道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小组讨论 活动要求:1. 以小组为单位。 2. 合理利用工具。 3. 全班交流汇报。 在活动中我们用到了哪些工具? 我用软尺测量三角形的周长。 我用绳子绕叶子一周,然后用直尺测出绳长。 我用…… 测量周长的方法: 方法二:绳子测量法(化曲为直) (以树叶为例)一围:用一无弹性的绳子从树叶的A点开始,绕它的边线一周后回到A点,最后剪掉剩余的绳子。二测:把绳子拉直,用尺子测量出绳子的长度,就是树叶的长度。 方法一:直尺测量法(测量直边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步骤:一测用直尺分别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二算把这几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