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7015

6.1 力 课件 (共31张PPT)沪粤版(2024)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23898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31张,PPT,2024,八年级,下册
  • cover
(课件网) 6.1 力 第六章 力和机械 知识点 力 知1-讲 1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分析力的相关内容。 人 推 车 双手 拉 弹簧 人 提 水桶 磁铁 吸引 铁钉 知1-讲 思想方法 归纳法: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人推车、双手拉弹簧、人提水桶等现象存在的共同特征:物体→作用→物体。因而可以将力的定义归纳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知1-讲 1. 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施力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物体。 (2)受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 (3)力的产生与物体数量的关系: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知1-讲 (4)力的产生与物体是否接触的关系: ① 产生力的作用的物体可能相互接触,也可能不接触。如磁铁不接触铁钉也可以对铁钉有吸引力。 ②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如独立放置在墙角与墙壁接触的物体和墙壁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知1-讲 2. 力的符号 一般用F 表示力。 3. 力的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关联思考1 N 的力到底有多大? 人们为了纪念牛顿,就用他的名字命名力的单位。 关联结果 如图1 所示,手托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 N。 知1-练 例 1 [新趋势 真实情境]以下关于力的大小的估测,合理的 是( ) 知1-练 解题秘方:利用对日常生活中各力的认识解题。 答案:A 解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1 N,两个鸡蛋对托盘的压力约1 N,故A 合理;举起一本物理书的力约3 N,故B不合理;一只蚂蚁的拉力约0.001 N,故C 不合理;打开易拉罐的力约20 N,故D 不合理。故选A。 知1-练 1.以下关于力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荣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 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 N B. 小荣对地面产生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 C. 小荣由站改为走,他对地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仍为地面 D. 小荣从地面起跳至空中时, 他对地面的压力仍为500 N A 知2-讲 知识点 力的作用效果 2 操作 图示 结论 用力拉弹簧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用力捏橡皮泥 磁铁使静止的小铁球运动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磁铁使做直线运动的小铁球发生了偏转 知2-讲 由此可见,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知2-讲 方法技巧 转换法:力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力,这里利用了转换法。 知识链接 知2-练 [立德树人家国情怀中考·鄂州改编]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世界级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基本包揽所有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光,扬我国威。 例 2 知2-练 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 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形状 C. 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同时改变了球的形状和球的运动状态 D. 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的受力物体是球拍 知2-练 答案:C 解题秘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使两者同时发生改变。 解析: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不仅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还使球发生形变,故A、B 错误,C 正确;球拍对球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球拍,受力物体是球,故D 错误。 知2-练 2-1. 河南少林寺的“少林功夫”全国闻名。少林棍在武僧手中虎虎生威,当脚踢到少林棍上时,少林棍变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 2-2. 大象和小猴子一起玩耍时, 当大象踩下跷跷板的右边时,左边的小猴子受到力的作用被弹飞起来,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 它的作用效果主要是使猴子的_____发生改变。 形状 跷跷板 运动状态  知3-讲 知识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压弹簧时,感觉到弹簧也在压自己的手 扣球时,手会感到疼 在水平桌面上靠拢的两个小车同时释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