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8181

高一物理 相互作用力 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日期:2025-05-1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105519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 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 考点一重力和重心 1.力 (1)定义:力是-个物体对另-个物体的作用. (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 (3)性质:力有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独立性等特征. 2.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 大小: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同一物体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 (3)方向:总是竖直同下.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 1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 2不规则薄板形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 悬挂法. 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 考点二弹力 1.弹力 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产生条件:1物体间直接接触;2接触处发生形变. 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条件———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2)假设法:假设两个物体间不存在弹力,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 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没有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4.弹力大小的计算 (1)应用胡克定律F=k计算弹簧的弹力.注意:x表示形变量. (2)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动时,用共点力平衡来计算弹力. (3)物体不平衡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弹力. 考点三摩擦力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超势的力. 2.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压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3.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超势的方向相反. 4.大小 (1)滑动摩擦力:Ff=UFn,为动摩擦因数; (2)静摩擦力:0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