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8306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双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5-02-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13154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二,双测卷,历史,下册,七年级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A卷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下列与宋太祖开国相关的事件是( ) A.杯酒释兵权 B.陈桥驿兵变 C.玄武门之变 D.朱温建后梁 2.《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材料反映了宋朝某一官职的职权和作用。该官职是( ) A.宰相 B.通判 C.转运使 D.知州 3.下列各项,能够印证宋朝治国政策的是( ) A.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B.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C.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D.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 4.宋神宗即位后,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于是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改革。这次变法中,直接触犯了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 ) A.募役法、农田水利法 B.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C.保甲法、方田均税法 D.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5.宋初,南方地区不少茶农、桑农果农等不再是为自身的直接消费而生产,而是把产品投入市场,转换成货币,再购入粮食、布帛等生活必需品。这一现象反映出宋朝( ) 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B.商业贸易繁荣 C.农业技术出现重大突破 D.经济重心南移 6.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宋代风俗画中最著名的代表,从画中我们可能看到哪一场景( ) A.市民在勾栏看京剧表演 B.街边小贩在卖烤玉米 C.《西游记》话本畅销 D.大街小巷商客往来不绝 7.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宋词、元曲广泛流行 C.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 D.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8.“人类的世界因为宋朝的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学术、战争、航行”方面产生影响的发明分别是( ) A.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B.造纸术、火药、指南针 C.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指南针、火药 9.“他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并契丹余七部。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字,发展农业、商业。”他是( ) A.松赞干布 B.耶律阿保机 C.元昊 D.努尔哈赤 10.“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材料主要说明“澶渊之盟”( ) A.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盟约 B.使宋辽出现了和平交流的局面 C.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D.完全消除了宋辽间的民族隔阂 11.河北沧县的岳飞宗祠主体大殿的两侧墙壁上,用工笔描绘出“岳母刺字”“还我河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下列战役与岳飞收复河山相关的是( ) A.澶州之战 B.官渡之战 C.郾城大捷 D.赤壁之战 12.南宋有位诗人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你认为作者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赞美杭州的繁华 B.描述了南宋百姓安宁的生活 C.咏叹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1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苏轼、辛弃疾在各自的词中表达的共同情感是( ) A.深沉的忧患情怀 B.浓郁的浪漫情怀 C.豪迈的报国之情 D.悲愤的凄婉之情 14.以下是某同学写的人物简介,你认为其中适合忽必烈的是( ) A.统契丹,都上京,发展生产创文字 B.建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