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洗衣皂中掺入硅酸钠()可缓冲洗衣皂的碱性,减少洗衣皂在水中的损耗。关于硅酸钠的分类错误的是 A.化合物 B.酸 C.钠盐 D.硅酸盐 2.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液态氯气 铁铜合金 氯化铜 蔗糖 B 矿泉水 FeCl3溶液 NaOH 二氧化硫 C 胆矾 碱石灰 铁 碳酸钙 D 盐酸 冰水混合物 硫酸 干冰 A.A B.B C.C D.D 3.关于胶体说法错误的是 A.明矾能净水,是因为形成胶体的胶粒具有吸附性 B.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Fe(OH)3胶体中残留的FeCl3 C.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Fe(OH)3胶体和Na2SO4溶液 D.纳米SiO2颗粒(直径1~100nm)均匀分散到树脂中能形成胶体 4.下列物质按混合物、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A.食盐、氧化钙、硫酸钠 B.稀硫酸、碳酸钠、碳酸氢钠 C.漂白液、氢氧化亚铁、硫酸铜 D.冰水混合物、碱式碳酸铜、氯化铜 5.化学概念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⑤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④ 6.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分类均正确的一组是 混合物 碱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液氧 苛性钠 胆矾 氧化铁 二氧化碳 B. 盐酸 烧碱 食盐 氧化钠 一氧化碳 C. 84消毒液 纯碱 石灰石 氨气 水 D. 漂白粉 熟石灰 苏打 生石灰 二氧化硫 A.A B.B C.C D.D 7.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反应是 A. B. C. D. 8.按“单质、氧化物、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A.SO2、S、H2SO4 B.Si、SiO2、Na2CO3 C.CO2、Na2CO3、C D.Al、Al2O3、Al(OH)3 9.清晨树林间有一条光柱,该现象主要缘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丁达尔效应 C.分子的运动 D.空气的流动 10.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 取样,加入足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B 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 取样,加入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C 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 取样,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 鉴别某分散系是否属于胶体 用可见光照射该分散系,从侧面观察是否有光亮的通路 A.A B.B C.C D.D 11.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选项 酸性氧化物 酸 盐 混合物 电解质 A SiO2 HCl 烧碱 FeSO4 7H2O C2H5OH B Na2O2 HNO3 NaHSO4 漂白粉 Mg C CO2 H2SO4 纯碱 泥水 NaCl D SO3 Al(OH)3 K2CO3 自来水 NH3 A.A B.B C.C D.D 12.化学处于孕育和萌芽状态时,下列哪个著作记录了有关物质及其变化 A.《天工开物》 B.《资治通鉴》 C.《山海经》 D.《警世通言》 13.我国古代有“女娲补天”的传说,人类也面临“补天”,是指臭氧发生如下变化:O2O3使臭氧层出现空洞,“补天”就是要防止臭氧出现空洞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O3的性质完全相同 B.O2和O3都含有氧,混合在一起仍属纯净物 C.O2和O3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D.O2和O3都是同一种物质 14.当光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稀HNO3 B.Fe(OH)3胶体 C.CuSO4溶液 D.NaNO3溶液 15.科学的分类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利于人们分门别类地进行深入研究,下列分类方法或概念表达科学合理的是 A.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的化合物才属于电解质 B.CaO、、、、CuO等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C.金刚石、石墨和、、和、和分别属于碳、氢、氧的同位素 D.依据丁达尔效应可以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或非胶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