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9789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课件)(共45张PPT+视频)——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1429471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视频,七年级,2024,统编,历史,初中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了解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明清时期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 (2)通过设疑讨论、分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 (3)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学习目标 目录 CONTENTS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三、人口的增长 《姑苏繁华图》 盛世基业———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壹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一)明朝发展农业的举措 1.明太祖对百姓的困苦和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重要性有深刻的体会。他下令允许民众开垦各地荒闲的田地,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 2.明朝还组织大规模的移民屯田,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洪武丈量 鱼鳞图 明太祖鉴于不少地方有土地兼并、隐匿现象,下令在全国丈量土地,编制土地清册。因册中画有每块土地的方圆四至,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图册”。 3.明朝对全国土地进行核查,编制土地文册,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清朝延续这一做法,多次加以修订。这一措施使得税收更加公平合理,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表现 阅读材料思考清初面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1.背景: (河南)自明季以来,兵火相仍,郡邑丘墟,土田荆棘,户口耗减…… ———(顺治年间)《河南通志》 (山东)地土荒芜,有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者。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 明末清初的战乱,造成全国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 清军入关初期的中国局势 清朝统治者遇到了历代新的王朝开始时所遇到的同样问题;地荒丁亡,财尽民穷,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清初的统治已不能够取得像明末统治者那样大的剥削量,也不可能完全抄袭从前的剥削方法。 ———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第1册) (1)清朝初年,统治者对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鼓励垦荒,减轻赋税,有利于农业恢复与发展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摊丁入亩”取消收丁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延续重视农业的政策,有利于农业的继续发展。 “帝王之政,莫要于爱民,而爱民之道,莫要于重农桑,此千古不易之常经也。” 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 2.措施: (二)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表现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表现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耕》 东皋一犁雨,布谷初催耕。 绿野暗春晓,乌犍苦肩赪。 我衔劝农字,杖策东郊行。 永怀历山下,往事关圣情。 《耕织图)(局部) 统治者鼓励、 重视农业生产 清政府颁布的 开荒执照 执照上写明了沙立目一家开垦干地八亩,其坐落于打麦冲;四至范围:东到河、南到□(字体不清)、西至树林、北至山脚,对这块地永远免收赋税。 结合史料及教材,说说清朝前期统治者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 康熙十年(1671年)规定:新垦荒地四年后起科,并重申顺治时对地主垦田给予奖励的规定。……到康熙十二年,又进一步放宽到十年。还对某些垦荒农民贷给牛、种。康熙时期垦荒政策执行较为得力,因此成效显著。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2.措施: (二)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表现 一、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