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0294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222657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2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 ———雨果 导入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北方大片领土等史实,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856—1860年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壹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探战争之因 鸦片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人的预想是什么? 材料一: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材料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 材料三: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品(不含鸦片)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1852年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密切尔的报告书 材料四:妨碍对华出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因素,是那个依靠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 ———马克思 根据两则材料,概括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的情况及原因。 情况:英国商品滞销,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没有实现。 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 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中英贸易现实情况 然而英国人认为 我们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我们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1854年2月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是我给的自由让你过了火 必须教训中国人 导火线 修约 根本 原因 直接 原因 1856年 亚罗号事件 1856年10月,中国走私商船“亚罗号”停泊黄埔。中方捕走窝藏在船上的2名中国海盗和10名水手。英驻广州领事认为此事侮辱了英国,要求立即释放被捕犯人并道歉。英国以此为借口蓄意挑起侵华战争。 《中国官兵扯下亚罗号上的英国国旗》绘制于1860年 1856年 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借宗教进行侵略活动。1856年被西林知县依法逮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挑起侵华战争。 马赖像 主凶 帮凶:美俄 P8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贰 硝烟再起: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析战争经过 第一阶段:1856-1858 ①公 ②开 ③航行 鸦片合法化 P9 内容 危害 公使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通商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航运 ③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内陆口岸自由航行 破坏了我国外交主权,使资本主义列强可以进一步影响、操纵清政府 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破坏了中国的内河航运权 《天津条约》内容与影响 特点:①开放口岸多;②分布广;③更深入 第二阶段:1860 P9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地位 P10 火烧圆明园———海盗式的劫掠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1860年10月18日英军骑兵3500人手持火把在园内到处纵火┅┅ 十二生肖兽首:现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铜像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鼠首、兔首、马首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龙首据称收藏于中国台湾;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