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2036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学习计划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含解析)

日期:2025-05-1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76198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学习计划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学习计划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1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历程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的观点:如果没有摩擦,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笛卡尔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2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意义 o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o定义了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 如果物体的速度发生了改变, 即速度的大小、方向其中之一发生了改变或大小、方向都发生了改变,就叫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3惯性 定义:物体所具有的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对惯性的理解 o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即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o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o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惯性。 o惯性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运动状态难改变; 惯性小,运动状态易改变。 o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在有些参考系中,不受力的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样的参考系叫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地面参考系可认为是惯性系,相对于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也是惯性系。相对于地面做变速运动的参考系就是非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只在惯性系成立。 第2节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先控制小车的质量M不变,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再控制小盘和砝码的质量不变,即力F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探究加速度a与M的关系。 2实验步骤 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把数值记录下来。 按照实验要求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线系在小车上。 (3)把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一些,平衡摩擦力。 (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小盘,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打点完成后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在打点纸带上标上纸带号码 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在小盘内放入质量不同的砖码,重复步骤(4)。 (6)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力,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描出相应的点,并画出a-F图象。 (7)保持小盘及砝码质量不变,在小车上依次加砝码(做好记录),重复上述步骤(4),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小车和小车内砝码总质量的倒数, 在坐标平面上根据实验结果描出相应的点,并画出图像 3实验关系 (1)控制好小车质量与悬挂物质量的关系 (2)平衡好摩擦力 调节木板倾斜度时,应调节到“给小车一个很小的初速度后小车恰 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 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kma,式中k是比例常数,k的大小由F、m、a 三者的单位共同决定,在国际单位制中k=1,等式就简化为F=ma (3)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它的意义是:使质量为1 kg 的物体产生1 m/s2加速度的力叫1N,即1N=1 kg·m/s2。 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3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加速度→速度变化(运动状态变化)。 练习: 一、单选题 1.(黑龙江省新时代高中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物理试卷)如图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