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语文园地 六下第五单元 【第1课时】 任务一: 交流平台,总结学习好习惯 日积月累,培养创新精神 任务二: 书写提示,走进赵孟頫楷书 [fǔ] 任务三: 任务一: 交流平台 总结学习好习惯 1、阅读交流平台,看看这四位同学都提到了哪些好习惯? 多读课外书 做批注 字作修改 勤学多问 2、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累积了哪些学习习惯? ①在学习文言文时,我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查阅工具书。 ②在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题之后》的时候,我对书中提到的例子,很感兴趣,就上网查阅了资料。 ③在习作的时候,我先列提纲,再写作文,提高了写作效率。 3、小组交流良好学习习惯。 ①阅读时摘抄好词好句,运用到作文中,可以让作文更精彩。 ②坚持每天写日记,可以累积习作素材。 ③听老师讲课时认真做笔记,可以加深印象 良好习惯总结 阅读时 写作时 课堂上 摘抄好词好句、做读书笔记、带着问题去读书 留心观察生活、坚持写日记、写完后修改 认真倾听、及时做课堂笔记、 及时总结复习 任务二: 书写提示 走进赵孟頫楷书 1、回顾认识的书法家 九成宫醴泉铭 勤礼碑 玄秘塔碑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用笔方正 结构严谨 筋肉丰满 浑厚有力 瘦硬挺拔 骨力遒劲 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2、认识的赵孟頫[fǔ] 赵孟頫[fǔ] 赵孟頫 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 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 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三门记 赵孟頫[fǔ] 运笔自然 点画圆润 结构严谨 端正宽绰 秀丽柔美 稳健大方 胆巴碑 赵孟頫的其他作品 《胆巴碑》 《杭州福神观记》 任务三: 日积月累 培养创新精神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1、自由读,把不理解的字词圈出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山穷水尽 联系旧知 穷:指事物达到了极点。 变通:遇事不必死钻牛角,懂得通融、屈伸。 大意: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能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查工具书 假设、如果 大意: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查工具书 靛青 蓝草 大意: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人通过学习可以提升自己; 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淮南子》 查工具书 动词:效法 联系旧知 周全 指把事情做好 大意: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小结 1、联系旧知 2、借助工具书 3、联系上下文 2、这几句话揭示的共同道理是什么? 创新、变通 3、哪些词读出了创新和变通? “变通” “新” “青于蓝” “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 借助关键词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小结 1、联系旧知 2、借助工具书 3、联系上下文 4、借助关键词 3、运用名言 (1)梅兰芳8岁开始学艺,先后拜多位先生为师。他天赋异禀,又勤奋好学,最终成了京剧大师。这真是_____啊! (2)这里原是一个贫困的小山村,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如今成了有名的富裕乡,正所谓_____。 (3)古人说:“_____”。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对社会有帮助,我们就应该大胆改革,推陈出新。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