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 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卷)八年级历史答案 1. 答案:B。英国走私鸦片引发虎门销烟,之后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甲 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人民进行了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化成 督战吴淞、邓世昌黄海海战、义和团廊坊阻击战等抗争,所以主题是外 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选 B。 2. 答案:A。材料提到洋务运动造就了工程师、经理等新型职业人士, 以及留学归国后在各领域成为领头人的人才,说明洋务运动培养了近代 化人才,选 A。 3. 答案:D。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义和团运动兴起,它是一场反帝爱 国运动,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符合时间轴上的因果关系,选 D。 4. 答案:A。孙中山出生于广东香山,曾行医,后认识到“医国”更重 要,走上反清革命道路,选 A。 5. 答案:D。改用阳历、剪辫、放足、禁止刑讯等措施,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习俗和观念,有利于社会观念的转变,选 D。 6. 答案:C。《清帝退位诏》结束封建帝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 现民主共和理念,反映了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趋势,选 C。 7. 答案: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五四运动中工人 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共成立奠定阶级基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导致红军长征 。而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不是洋务运动,所以选 B。 8. 答案:A。材料中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促使中共寻求合作,中共 三大决定合作,孙中山也决定改组国民党,国民党一大召开实现合作, 体现了国共两党积极促成第一次合作,选 A。 9. 答案:B。1924 1927 年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巨大成就就 是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选 B。 10. 答案:C。“南昌起义诞新军”表明南昌起义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 的开始,选 C。 11. 答案:D。1940 年 8月,八路军为粉碎日军“囚笼政策”发动百团 大战,破袭日军交通线,选 D。 12. 答案:D。从简图中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可知,学习内 容是千里跃进、战略进攻,选 D。 13. 答案:A。红军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抗战时期地主减租减息,解放 战争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土地政策的变化都是中国共产党重视发 挥农民阶级的作用,选 A。 14. 答案:C。c 阶段是 1912 1919 年,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代,主要 原因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选 C。 15. 答案:C。《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愚公移山》都创作 于抗日救亡时期,反映这一时代呼声。《狂人日记》是新文化运动时期 作品,《定军山》是电影,与抗日救亡无关,选 C。 16. ②遵义会议会址入选理由:1935 年遵义会议在此召开,会议纠正 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 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 的转折点。 ③西安事变谈判旧址入选理由:1936 年西安事变在此进行谈判,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 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 成。 ④重庆谈判旧址入选理由:1945 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国共双方 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为中国实现民 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报刊出现时序:①⑤③②④。历史价值:记录历史事件;传播思 想文化;推动社会变革等(言之有理即可)。 17. (1) 理解:辛亥革命“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 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树墩”还 在指封建思想和封建残余势力依然存在。努力: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 与科学,猛烈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 舞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