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寒假作业 1.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驻留六个月,将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若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进行植物生长素相关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正确的是( ) A.生长素能够进行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 B.顶芽的发育与侧芽产生的生长素有关 C.胚芽鞘不会发生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 D.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没有差异 2.达尔文在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b组探究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B.c、d组探究单侧光刺激胚芽鞘的具体部位 C.a组胚芽鞘尖端下部切片显示向光侧细胞分裂旺盛 D.实验表明单侧光通过刺激尖端而影响尖端下部的生长 3.植物的开花、种子的萌发及休眠都是在一年之中的某一时刻发生的,环境给植物的信号就是所谓的光周期(昼夜的长短),最显著的就是开花过程。根据开花与光周期的关联,可以把植物分为短日照植物和长日照植物,下图是研究某短日照植物的开花与光周期的关系,根据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控制开花的因素是持续不断夜间的长度,而不是日照的长度 B.在短日照植物临近开花季节,夜间照明会使开花时间推迟 C.将菊花(短日照植物)每天遮光数小时,可以使其在夏天开花 D.若将实验植物换成长日照植物,暗期内给予多次闪光,长日照植物会推迟开花 4.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体现了生长素对该植物茎生长的作用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 B.图中显示存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该植物茎生长可能具有相同的作用效果 C.图中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茎与根生长的作用效果相同 D.该植物茎向光生长时,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可分别代表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浓度 5.松柏、杉树的树冠呈现出“宝塔形”,这是一种顶端优势现象。在农业生产中,往往需要通过解除顶端优势,进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比如棉花种植时,需要适时打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侧芽的生长发育受到不同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 B.顶端优势现象不能体现植物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C.通过抑制顶芽的生长素运输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D.棉花“打顶”后能增产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棉铃数量 6.某研学小组参加劳动实践,在校园试验田扦插繁殖药用植物两面针种苗。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插条只能保留1个芽以避免养分竞争 B.插条均应剪去多数叶片以避免蒸腾作用过度 C.插条的不同处理方法均应避免使用较高浓度NAA D.插条均须在黑暗条件下培养以避免光抑制生根 7.植物体中,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细胞的伸长,两者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X”的含义是抑制 B.据图可知,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直接促进细胞伸长 C.若植物体不能合成赤霉素,则生长素的合成和茎秆伸长均受到影响 D.赤霉素和生长素可在植物体的相同部位合成 8.某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有关,以其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向光性实验,处理方式及处理后4组幼苗的生长、向光弯曲情况如图表所示。据实验结果分析,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分组 处理 生长情况 弯曲情况 甲 在①处切断 慢 弯曲 乙 在②处切断 不生长 不弯曲 丙 在③处切断 不生长 不弯曲 丁 不切断 正常 弯曲 A.甲组①②之间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 B.乙组结构Ⅰ中赖氨酸经一系列变化形成生长素 C.丙组的③处细胞能合成生长素 D.丁组②③之间生长素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9.科研人员探究喷洒不同质量浓度6-BA(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菊花鲜切花的保鲜效果,实验分组及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6-BA质量浓度/(mg·L-1) 最大花茎/cm 花平均寿命/d 叶平均寿命/d 0 8.37 12.1 8.3 1 9.42 15.4 12.3 5 9.12 13.6 10.3 10 8.68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