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语文园地六 课时 3 文本分析 语文园地六共安排了6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8个场所名称,分两组呈现,引导学生认识其中的“博、馆”等9个生字,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 “字词句运用”共有两个题目,第一题提供两组易错字,让学生通过发现易错规律,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第二题引导学生联系语境,利用反义词猜猜词语的意思,继续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词语意思的能力。 “写话”引导学生针对奇妙的自然现象,提出不懂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写下来。教材提供了示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多样,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展示台”内容上与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承接,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 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唐代诗人李绅的古诗《悯农(其一)》,要求学生熟读背诵。 “我爱阅读”编排的《最大的“书”》,通过地质勘探队员和川川的对话,将自然科学知识蕴于生动形象的讲述中,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了解化石的形态和成因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博、馆”等9个生字。 2.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 3.能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 4.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5.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 6.能仿照例文,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7.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 8.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 9.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 2.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3.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4.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识“博、馆”等9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含、迎、留”这3个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敬”这几个结构易写错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第六单元的课文我们学完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单元的最后一部分———语文园地六。 教师板书:语文园地六 2.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看图猜猜这是什么地方? 预设:博物馆 体育馆 3.教师提出要求: 我们现在来学习像这样表示场所名称的词语。先借助拼音读准确。 教师板书:识字 4.开火车读词语,纠正字音。 明确要求:现在请同学们开火车来读词语,一人读一个词语,比比哪列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其他同学来当小听众,认真听“小车厢们”读得对不对。 预设需要教师强调的字音:“览”不能读成“nǎn”,“诊、哨”都是翘舌音。 5. 引导观察: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两行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第一行词语都带“馆”字,第二行词语都带“所”字。 6.出示识字游戏记忆。 (1)熟字识记“馆”。 (2) 组词识记:博物馆 博览 科技 体育 (3) 读一读,组个词语吧! 7.教师提问:生活中你见过这些场馆吗?说说“馆”是干什么的地方? 结合生活经验,引导说话: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这些场所是干什么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说明。 预设:“馆”表示收藏陈列文献、文物,进行文体活动的场所。 8.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所”。 预设:“所”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机构的名称。 9.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其他的场所名称。 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场所呢? 预设:美术馆 海洋馆 招待所 指挥所 教师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