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5/01/02/027108bc051668d1c1d36d9294ffde21.png)
课题 24 羿射九日 课时 2 文本分析 《羿射九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这篇神话故事讲述了神箭手羿射下九个太阳,帮助人们脱离苦海的故事,表达了上古时代的人们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这篇文章故事性强,也容易理解。神话是经过了“想象”的加工,成为了 “神化”了现实生活,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反映了当时的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自然的愿望,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既要引领学生体会羿的形象,又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要素即学习默读,不指读。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条理地讲述故事,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神奇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目标 认识“射、值”等13个生字,会写“觉、值”等8个字,会写“光明、觉得”等12个词语。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借助关键词和表格提示,按照一定的顺序讲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一个太阳照耀着大地是什么情境?2.如果天上有十个太阳,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3.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就跟太阳有关的神话故事。揭题,教师板书课题:羿射九日,学生齐读课题。4.简介羿:后羿,五帝时期人物,嫦娥的丈夫。他在年仅五岁时被父母抛弃,自幼在山林中成长。他善于射箭,后来成为射师,曾经帮助帝尧射下九日,匡扶黎民。人们尊称他为“羿、大羿”。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课后的生字。(2)学生自由读课文。2.学习字词(1)出示词语:射 值 熔 类 艰 箭 裂 炎 退 庄 稼 滋 腾①指名拼读生字,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②教师强调读音:“值、熔、射、庄”是翘舌音;“滋、窜”是平舌音。“腾、庄、熔”是后鼻音。“稼”读第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③出示图片: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2)合作交流识字方法。①形近字比较识记:植—值 煎—箭 容—熔 烈—裂 谢—射 脏—庄②编口诀识记“炎”:火上加火很炎热。③利用字理识记“炎”。3.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预设: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2)想一想:描写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为何射日(1—3) 如何射日(4—6) 射日结果(7)教师板书:起因 经过 结果三、聚焦“起因”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羿为什么射日?(1)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1:从“很久很久以前”知道了这是故事发生的时间,从“世界最东边的海上”知道了这是故事发生的地点。预设2:从“每天轮换”、“光明和温暖”让我感受到万物自由生长,人们安居乐业。(2)你从“太没意思了”体会到了什么?(3)“一齐”是什么意思?十个太阳“一齐”出来会怎样?(4)出示图片感受,并进行指导朗读:抓住“太”“一齐”“十个大火球”“炙烤”这几个词,读出故事的神奇。2.体会“艰难”:联系第3自然段,想象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带来的后果。(1)理解“艰难”。提问:人们的日子是怎样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预设:艰难提问: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大地万物发生了什么变化?(2)图片展示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对大地万物的伤害。(3)展开想象,大地还有哪些苦难的景象?(4)朗读指导:注意读好“晒枯、烤焦、蒸干、融化”,感受十个太阳带来的破坏力,感受故事的神奇。(5)对比感受羿射九日的原因:每天一个太阳值班和十日当空,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区别?教师在“起因”后板书:十日当空,万物生灵涂炭四、指导书写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觉、炎、害、类”。2.引导观察,发现规律:仔细观察“觉、害、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