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5053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课件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73095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早春,水部
  • cover
(课件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部编)六年级 下 谈话导入 一年之计在于春。生活在严冬中的人们对春天总是有着强烈的企盼。是谁最先发现了春的踪迹?李白说是柳树,于是李白这样写道:“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苏东坡说是鸭子,他则这样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毛泽东说是飞雪,他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其实都是诗人们以独特的眼光观察和描写到的春天到来的迹象。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诗歌,看一看诗人韩愈是怎样发现春天的特点的。 谈话导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呈:恭敬地送上。 水部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谈话导入 他们是师生关系。韩愈爱护人才,是个真正的伯乐,也是世间所罕有的良师益友。李贺、贾岛都得到过他的教益,但最让后世传颂的是他与张籍的师生之情。韩愈引荐张籍进士及第,后来又推荐他出任水部郎中、国子司业。韩愈并不以张籍的老师和恩人自居,而是视张籍为信得过的朋友。“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就是出自韩愈写给张籍的诗《调张籍》。 4.韩愈和张籍是什么关系?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作者介绍 初读古诗 韩愈的作品非常多,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门人李汉曾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韩昌黎集》传世。 初读古诗 此诗作于公元823年(唐穆宗长庆三年)的早春时节。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 初读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初读古诗 天街:京城街道。 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最是:正是。 处:时。 绝胜:远远胜过。 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初读古诗 长安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感悟古诗 1.这首诗描写的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诗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春天 天街小雨润如酥、最是一年春好处。 感悟古诗 2.“天街小雨润如酥”写出了春雨哪些惹人喜爱之处? 春雨细密润泽万物,带来生机,空气清新,使人倍感舒适。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感悟古诗 3.“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感悟古诗 4.前两句先写“小雨”、再写“草色”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春雨的润泽,小草才会显得青翠。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感悟古诗 5.哪句诗句能体现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