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群落———高二生物学苏教版(2019)寒假作业 1.花粉含有水溶性蛋白质,当它们与人体黏膜接触时会释放出来,在过敏个体中,免疫系统会对这些蛋白质产生抗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体初次接触花粉后分泌抗体即引起过敏反应 B.阻止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或使用抗组胺药物可缓解过敏症状 C.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 D.过敏反应是体液免疫过强的一种体现,两者抗体产生及分布相同 2.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敏原入侵已免疫的机体,与某些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引起这些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 B.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有些过敏者可能在接触过敏原24h后才有过敏症状 C.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等 D.免疫缺陷病分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常因免疫监视功能低下而患癌症 3.免疫失调包括过强与过弱两种情况,下图是重症肌无力致病的机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AChR为乙酰胆碱受体 A.由图示过程可以推测乙酰胆碱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B.物质a属于抗原,在此过程产生抗体的细胞仅来自B淋巴细胞 C.过敏反应和重症肌无力都是机体二次接触抗原时才会有的病症 D.图示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4.下图为过敏性哮喘发病示意图。当哮喘发作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过敏介质,导致呼吸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毛细血管壁对蛋白质等物质的通透性增加,引起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哮喘发作时,呼吸道毛细血管周围组织液的渗透压将降低 B.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时,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全部存在于血浆中 C.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时,引发组胺释放并导致过敏性哮喘症状出现 D.若用激素辅助治疗过敏反应,则所用激素对免疫反应应起抑制作用 5.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淋巴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图1。糖皮质激素(GC)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其分泌的调节途径如图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IL-4和IL-10能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从而促进免疫反应 B.GC可能通过减少TNF-α和IL-6的数量来达到治疗RA的效果 C.免疫应答的稳态有赖于四种淋巴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 D.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可能会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 6.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的功能,Mcl-1蛋白可使其数量增加,Bim蛋白可使其数量减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B.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共同决定 C.Mcl-1蛋白活性过高,人体易患恶性肿瘤疾病 D.过敏性体质可能与Bim蛋白活性被抑制有关 7.为了探究交感神经在情绪应激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实验人员建立情绪应激的动物模型组和用化学制剂6-OHDA选择性损毁外周交感神经组,并检测了各组小鼠血清中糖皮质激素(一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激素)的浓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皮质激素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后不会失活 B.单独损毁外周交感神经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被抑制 C.外周交感神经损毁能减弱应激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D.长期的情绪应激易诱发机体发生自身免疫病 8.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均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小鼠分组 A组 B组 C组 D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 再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抗原甲 抗原乙 A.初次注射抗原后,四组小鼠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B.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现象的是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