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湘教版必修二)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造成“黑风暴”现象频繁出现,对美国造成了巨大影响。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黑风暴”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2.“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禁止耕作,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提升土壤肥力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读我国平均降水pH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酸雨是一种环境污染现象,它反映的是( ) 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土壤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4.我国西南地区出现重酸雨的原因主要有( ) 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②地形闭塞,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③多云雾,易形成酸雨 ④气温高,不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尤其是氮、磷)平衡状态,是影响作物产量、土壤肥力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太湖流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宜兴市、长兴县丘陵地区立体农业较为发达。20世纪80年代以来,太湖水质平均每十年下降一个等级,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下图为太湖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题。 5.太湖流域成为我国著名“鱼米之乡”的关键在于( ) A.光照充足,单产量高 B.经济发达,资金充足 C.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D.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6.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面源污染 B.重化工业发达 C.气候异常增加 D.洪灾连年频发 7.太湖水质等级较低的位置及原因分别是( ) A.东岸;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B.南岸;地势低,排水不畅 C.西岸;农业发达,地势起伏 D.北岸;纬度高,气温较低 1978年3月24日,“阿摩科·卡迪兹号”油轮在法国布列塔尼海岸泄漏原油22.4万吨,污染了近350km长的海岸带,仅牡蛎就死亡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该事件是世界十大石油泄漏事件之一,对海洋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海洋治理都是一个巨大的警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阿摩科·卡迪滋号”油轮石油泄漏属于( ) A.累积性生态安全问题 B.累积性环境污染问题 C.突发性生态安全问题 D.突发性环境污染问题 9.“阿摩科·卡迪兹号”油轮石油泄漏导致牡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造成牡蛎食物短缺 B.造成海水缺氧 C.降低海水温度 D.减缓洋流运动 国际研究团对北极气候进行了评估,发现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北极地区可以反射阳光的积雪加速消融,从而导致北极熊数量日趋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0.材料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资源短缺 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 D.臭氧层空洞 11.材料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地壳抬升 C.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D.人类活动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八国集团领导人发表声明,宣布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声明称,八国寻求2050年实现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长期目标。但环境保护人士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官员对声明提出批评,认为八国应承担更多责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八国集团领导人声明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问题 B.二氧化碳过量排放 C.臭氧层日益减少 D.汽车尾气排放过多 13.环境保护人士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官员认为八国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其主要原因是( ) A.消耗的能源少 B.排放的污染物多 C.防治技术先进 D.经济发达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全球变暖 D.水土流失 15.图示环境问题在我国最严重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