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人类与环境———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寒假作业 1.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林往往比人工纯林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说明天然林具有较高的间接价值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基因库、种子库,保护濒危物种 C.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通过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D.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小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刻不容缓。不利于土壤污染防治的措施是( ) A.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土壤肥力 B.控制农药、农用薄膜的使用量 C.禁止向耕地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 D.种植能富集重金属的植物 3.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实施的“二孩政策”主要是根据我国当前人口数量采取的应对措施 B.防止酸雨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C.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消失、退化、片段化是物种绝灭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D.土壤、森林、野生动物以及人力资源属于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就地保护就是对生物多样性最充分、最有效的保护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 C.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在不断发生改变 D.千姿百态的生物是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的源泉,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使用价值 5.2024年2月26日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幕,各国代表共商多边主义框架下的全球环境治理问题。本次大会的主题为“采取有效、包容和可持续的多边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防治酸雨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的排放量 B.优先乘坐公共交通、注意节约用电、用纸等,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C.多开发利用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不可枯竭资源是人类未来的发展趋势 D.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消失、退化、片段化是物种绝灭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6.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人、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结构相对复杂,其恢复到原状的能力比农田生态系统强 B.就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人类活动范围的增大可导致其锐减 D.与驾驶私家车相比,选择公共交通可减小碳排放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下列关于生态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臭氧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受长波辐射的危害 B.大气层捕获热能的特性称为温室效应,CO2,CH4等是温室气体 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硫和碳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会造成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冲积物不属于水体污染物 8.人口激增引起全球性的粮食、土地、水资源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引发环境问题原因的是( ) A.人类活动使耕地面积减少 B.人类活动排出的大量废物进入环境 C.医学进步速率慢于人口的增长速率 D.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 9.近年来,长江白鲟、白鳍豚等生物的灭绝,对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挽救长江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十年禁渔”等保护政策,给长江整体环境的修复提供了契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白鲟、白鳍豚等生物灭绝的原因主要是生境破坏和掠夺式利用 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C.“十年禁渔”措施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 D.“十年禁渔”计划保护生物多样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