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宿建德江》 孟浩然 导入新课 【壹】 同学们,古诗中的月亮很常见,诗人总愿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上。 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王安石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张九龄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现在我们走进孟浩然的月。 目录 作者简介 【贰】 孟浩然自幼聪颖好学,抱负高远,青年时就作诗多首。当他奔赴京城,想要求取功名,施展才华之时,却总是名落孙山。45岁那一年,经大诗人王维的举荐,他受到了唐玄宗的召见。在唐玄宗面前,孟浩然一展所学,朗诵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岁暮归南山》。然而,诗中的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让唐玄宗大发雷霆。求官不成,志向远大的孟浩然反倒被逐出了京城。在这样的心境之下,诗人孟浩然南下吴越,在建德江停舟过夜时,写下了这一首《宿建德江》。 孟浩然 诵读入诗 【叁】 《宿建德江》 唐代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借助注释,疏通字词。 宿:住宿、留宿。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暮:傍晚,太阳落的时候。 旷:空旷。 客:指作者本人。移舟:划船。 整体感知 【肆】 宿:住宿、留宿。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宿建德江:诗人乘船路过建德江,傍晚停船靠岸休息。诗句中这些词语的意思。 解 题 《宿建德江》 唐代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疏通大意 建德江上,一个雾气迷蒙的小岛边,停泊着一只小船。小船上,孟浩然孤零零地坐着。 临近日暮,旧愁未消,新愁又来。 天色已晚,孟浩然放眼望去,四周是空旷的原野,天空好似比树还要低。 月亮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孟浩然觉得它似乎离人更近了。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舟、渚、野、天、树、江、月。 诗歌鉴赏 2.这些景物,呈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3.这首诗带给你带来什么感觉? 忧愁。 孤独、凄凉、寂静等。 “移”字下得不着痕迹,说明舟泊岸的过程是很缓慢的。 “渚”,水中间的小陆地,不是岸边,说明作者还在小舟上。 联系题目中的“宿”字,作者似乎没有下船的意思,要在小舟上过夜。 诗歌鉴赏 起句非常平淡,但暗含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要在小舟上过夜,即有归意。与下句日暮呼应。也就是说,作者“移舟泊烟渚”是因为日落了,要休息了。这一句点题,也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移”是现在进行时的描写,有动态感画面感。 移舟泊烟渚 “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诗歌鉴赏 第二句才点出时间“日暮”,与第一句环环相扣。 “客”就是诗人自己。 孟浩然所见到的黄昏日暮,一样是难以消遣的。在中国神话中,太阳本身是有家的,太阳落山,正意味着太阳的归程。诗中所选取的只是日暮这一意象,未选取的可能还有翩翩飞鸟、寂寂白云、归家渔樵。归程之意与身在他乡的羁旅身份形成了巨大反差。这让日暮与客愁之间有了内在的逻辑关系。 日暮客愁新 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 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这是人在舟中的动态的视角所见所感。 这句写景均是由“客愁新”三字生发出来,由于它的背景是如此宽广无垠,因而往往被反衬得特别矮小,好似被天地压扁了似的,这就是“天低树”三字的意境。 诗歌鉴赏 诗人以暮天能将孤树压低的夸张笔法,形象化地写出内心的压抑心情,这就是不见亲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