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寒假作业 1.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 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2.将豌豆的幼苗水平放置,它的根会向下弯曲。若将根冠全部或部分切去,实验过程及现象如表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图示 处理方式 一段时间后弯曲情况 甲 根冠不切除 向下弯曲63° 乙 根冠全切除 不向下弯曲 A.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B.依实验现象可知,决定根向下弯曲的部位是根冠 C.此实验必须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D.由表可知在重力作用下根冠产生了抑制近地端细胞生长的物质 3.如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A.弯曲部位背面细胞分裂速率快、数量多 B.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C.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有无尖端 D.生长素由尖端向下传递 4.如图所示的植物上标有甲~己的位置,用云母片(不透生长素)对上述某些位置做处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在己处发挥的生理作用不同于图中标记的其他部位 B.若去除甲、乙所在部位的顶芽,植物的侧芽生长速度将加快 C.若将云母片竖插在甲、乙之间,植物不再弯向光源生长 D.若将云母片沿植物横插在丙处,丁处茎将沿地面横向生长 5.光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重要的生态因子,包括光照强度、光照时间长短和光质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幼苗经黑暗处理出现“黄化现象”,说明光可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B.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因为其细胞中的光敏色素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所致 C.菠菜只有白天长度超过13小时才开花,说明植物的生殖与昼夜长短有关 D.养鸡时,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大大提高产蛋率 6.图甲为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的示意图,图乙为单侧水刺激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根的向水弯曲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燕麦胚芽鞘向光侧细胞分裂更快导致植物向光弯曲 B.胚芽鞘向光弯曲和根向水生长的现象,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C.图乙中根向水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背水侧,是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导致的 D.图乙中生长素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7.研究人员把生理状况相同的水稻的根用不同强度的单侧光照射相同时间后,生长状况如图1所示,黑暗、弱光,强光条件下测得的α分别为0°、17.5°、35.5°。已知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研究人员测定不同处理后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与弱光相比,强光对生长素在根尖的分布影响程度更大 B.由图1结果可知,该研究中根部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根冠,而非其他部位 C.由图2结果可知,水稻根的向光侧生长素含量变化仅与生长素运输有关 D.水稻根在单侧光照射后的生长状况只与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有关 8.如图是棉花的示意图,其中①、②表示芽,③表示即将脱落的棉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植株中,只有①、②部位能合成生长素 B.在棉花植株中,生长素只能由甲端运向乙端 C.在农业生产上常常去除①,从而增加产量 D.③中脱落酸含量较高,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加速脱落 9.研究人员在研究生长素的作用时,做了以下实验: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分成两组,在去掉尖端后,立即将含有相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胚芽鞘的一侧,其中一组暴露在光下,另一组仍然保持在黑暗条件下,1.5h之后,测量胚芽鞘的弯曲角度。结果显示,黑暗条件下的弯曲角度是10.3°±0.71°,而暴露在光下的弯曲角度是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