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8546

6.1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日期:2025-02-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1610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自然,特征,农业,教案,八年级,下册
  • cover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找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不利的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教学难点】 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八达岭雪景视频。白雪覆盖着长城古道,雪松山峦,玉树琼枝晶莹剔透,佳景尽收眼底。如此美丽的雪景在哪个地区的冬季可以欣赏到 冬季降雪反应了我国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哪些特征?为什么北方地区冬季降水多以雪的形式存在且短时间内难以融化呢 【学习新课】 一、黑土地 黄土地 (活动)读图6.3,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 ①在图中读出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在图中找出渤海和黄海,描述北方地区的海陆位置。 ②在图中找出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青高原、秦岭、淮河,描述其与北方地区的相对位置。 ③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包括的主要行政区域及其行政中心,明确其范围。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线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活动)在图中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归纳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活动)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说出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干湿区和气候类型。 结合北方地区的范围,我国北方地区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主要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 在冬季,北方地区城市1月平均气温多在零摄氏度以下,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均会出现封冻的现象,同时,冬季北方地区的树木落叶,很多动物休眠,尤其当大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时,就呈现出我们看到的冬季美丽的雪景。 (教师)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形成了独有的土壤。东北地区,在湿冷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而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海河所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因此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被称为“黄土地”。 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珍贵的黑土地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地区。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过渡)通过对北方土壤的了解,结合我们上学期学习过北方的耕地利用方式以旱地为主,分析北方地区种植哪些农作物,农业生产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以及解决措施是什么? (活动)1.阅读课本11页,归纳总结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产品。 耕地类型 旱作农业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谷子 糖料作物 甜菜 油料作物 花生、大豆 其他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苹果、枣 2.读“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结合北方气候类型,探究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很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很大。加上此时正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很大。所以,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形成春旱。 (教师)解决措施: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 (提问)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劣势有哪些? 优势: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劣势: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板书设计 一、黑土地 黄土地 范围、地形、气候、土壤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主要的农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2.问题:春旱 3.措施:南水北调、节水农业 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