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教学目标 1.了解江河的源地———三江源地区的概况。 2.理解三江源地区河流水源的来源及湖泊和沼泽在水源调蓄方面起的作用。 3.掌握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 2.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视频,展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景观。三江源是指哪三江?三江源的位置在哪里?国家在哪些方面保护三江源?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学习新课】 一、江河的源地 (老师)展示三江源地区的地形图,引导学生简要描述三江源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学生)三江源地区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老师)展示三江源地区的水系图,阅读教材,说出“中华水塔”美称的由来。 (学生)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输水。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老师)三江源地区降水不丰富,但为什么有这么多河流发源于这里呢? (学生)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每至温暖季节,冰雪融水便源源不断地进入河流,经过湖泊和沼泽的调蓄,汇入大江大河。 小结:湖泊和沼泽一方面可以吸纳大气降水,另一方面能够容纳冰雪融水,当水量大的时候储蓄河水,水量小的时候补给河水,使河流的水量趋于相对稳定。因此湖泊和沼泽在三江源地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湖等自然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活动)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寻找黄河源头,首先要了解黄河源头区状况。阅读图, 找出黄河源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并就对话发表你的看法。 (2)在追溯河源的过程中,考察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阅读图文资料,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活动确定的黄河源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表,根据黄河源头科学考察资料,你认为哪条源流是黄河源头,并说明理由。 总结: (1)确定河流的源头要综合考虑河流的长度、流量和流域面积等因素。 (2)支流多,找长度最长、流量最大的河较困难;沼泽区水域面积大,不容易确定源头;不同季节冰川融化变动,河流源头变动。1952年和1978年对河流源头的认识不同,考察的技术设备也不一样,因此出现不同的结果,这反映出人们对事物认识水平的发展和进步。 (3)卡日曲。理由:根据河流唯远的原则,卡日曲长于约古宗列曲;据河流流量唯大原则,卡日曲流量大于约古宗列曲;卡日曲流域面积大于约古宗列曲。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老师)阅读教材,归纳三江源地区的地位和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 (学生)地位: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重要性: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老师)展示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分布图,找出本区的珍稀动物。 (学生)藏羚羊、野驴、野牦牛、雪豹、白唇鹿、黑颈鹤、盘羊等。 (老师)展示1976年和2010年拍摄的长江源头姜根迪如冰川照片,图片反映三江源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三江源地区还有哪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学生)冰川消融、草地退化等。水土流失加剧、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老师)是什么原因导致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学生)自然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