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案 概况 教材版本及章节: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课型:新授课 内容:《口耳目手足》 年级:一年级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看图识字,引导学生认识身体部位。这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学生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 教学目标 通过看图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认识人体有关的部位,了解相关的动作规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写“口、目”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新笔画“横折”,会写“口、目”2个生字。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方法策略 设计意图 时间 备注 知识储备,推陈出新 一、导入 同学们,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边唱《小手拍拍》边做动作。教师过渡:通过刚才的歌曲,你认识了身体的哪些部位?预设:眼睛、鼻子、嘴巴。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身体部位,它们都能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并齐读课题。(板书:3 口耳目) 以优美的音乐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兴趣,又使学生认识了简单的身体部位,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4′ 探探索研究,知识建构 二、讲授新知 一、图文结合,激趣新知1.同学们,在前面的几节语文课上,我们了解到,我们的祖先最早是用图画来表示文字的,像今天学习的“口、耳、目、手、足”。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来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认一认。2.学习“口”字(1)出示“口”的象形字。(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口”能做哪些事。预设:“口”能吃饭、打招呼、唱歌……(3)教师和学生一起扩词学习“目”字出示目的象形字。(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目”能做哪些事。预设2:“目”能看书、看电影、看演出……(3)结合语文课本的“目录”“题目”识记“目”。 二、指导书写,展示评价1.学生复习田字格、书写姿势2.学习新笔画“横折”,指导书写“口”“目”(1)学习新笔画:横折。①观察“口” 和“目”共有的新笔画:横折。②教师范写,提示学生横折的书写要点:下笔先写横段,稍稍停顿改变方向写竖段。③学生边读笔画名称边书空。(2)学写“口”字。①学生观察“口”字笔顺和占格位置。②教师范写,提示学生“口”的书写要点:左右两个竖向笔画应稍稍往里斜,上略宽,下略窄。③学生按照笔顺描红“口”,练写“口”。④教师巡视评价,提示学生写得不端正,就在后面写字时改进,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习惯。(3)学写“目”字。①学生观察“目”字笔顺和占格位置。②教师范写,提示学生“目”的书写要点:竖要直;中间的两横不碰到右边的竖段;横向笔画之间等距。③学生按照笔顺描红“目”,练写“目”。④教师巡视评价。 借助象形字,能够唤起学生对祖国汉字文化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再次加深对生字字形和字义的记忆。联系生活,唤起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在讲述身体部位的作用时不断巩固了识字。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写字是一个难点,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写字习惯非常重要,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4′ 堂小 结,思维提升 三、总结提升四、布置作业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认识了五个汉字宝宝,他们是“口、耳、目、手、足”,最后我们还很认真地送口宝宝和目宝宝回了田字格的家课后希望大家继续练习写好“口、目”两个汉字宝宝,继续在生活中去认识身体其它器官的名称。说一说: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总结提升,让学生明白口耳目手足的作用。 2′ 板书设计 3 口 耳 目 手 足口 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