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9720

2.1.2钠的几种化合物 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2-0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8次 大小:874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1.2,必修,2019,人教,化学,学期
  • cover
第二章 海水的中重要元素———氯和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 【学习目标】 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特点 2、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特点 3、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 【核心概念】(阅读课本P37-P41) 一、氧化纳和过氧化钠 1、基本性质 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颜色 白色 类别 过氧化物(非碱性氧化物) 生成条件 常温下与氧气反应 燃烧或 时与氧气反应 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化学性质及用途 1、实验 实验步骤 实现现象 结论 将1~2mL水滴入盛有1~2g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 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 感觉到外壁发烫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说明有碱性物质产生 2、 反应类别 氧化钠 过氧化钠 水 酸 Na2O+2HCl===2NaCl+H2O 二氧化碳 Na2O+CO2=== Na2CO3 2Na2O2+4HCl===4NaCl+2H2O+O2↑ 3、用途:氧化剂、供氧剂、漂白剂、杀菌剂 【注意】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氧化钠、过氧化钠都属于氧化物,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而过氧化钠是特殊氧化物。 4、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与还原性 (1)强氧化性:①与Na2SO3溶液反应:Na2O2+Na2SO3+H2O===Na2SO4+2NaOH ②有强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漂白的作用。如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2)还原性:遇KMnO4等强氧化剂时,Na2O2表现出还原性,氧化产物为O2。 (3)遇CO2、H2O、H+时,Na2O2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元素的歧化反应。此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实验 实验步骤 实现现象 结论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a2CO3和NaHCO3(各约1g)。观察Na2CO3和NaHCO3的外观并进行描述。 Na2CO3是 , NaHCO3是 。 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震荡,观察现象,将温度计分别插入其中,温度计示数有何变化 Na2CO3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并且温度计示数升高; NaHCO3能溶解,并且温度计示数降低。 说明Na2CO3与水发生了 反应。 说明NaHCO3与水发生了吸热反应。 继续向两支试管加入5mL水,用力振荡,有何现象?再分别加入1~2滴酚酞溶液,有何现象? Na2CO3和NaHCO3都溶解了,滴入酚酞后溶液 。 说明有碱性物质产生 2、稳定性实验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 ,观察现象,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1)结论:Na2CO3很 ,受热不易发生分解;NaHCO3不稳定,受热容易 。 (2)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化学性质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俗称 纯碱、苏打 小苏打 形状颜色 细小的白色晶体 类别 盐 盐 稳定性 稳定性强,受热不易分解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用途 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等 用于制药、焙制糕点等 【注意】鉴别Na2CO3 与 NaHCO3: (1)固体的鉴别用加热法: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NaHCO3固体。 (2)溶液的鉴别可用沉淀法、气体法和测pH法。 ①沉淀法:加入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是Na2CO3溶液。 ②气体法:滴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的是NaHCO3溶液。 ③测pH法:用pH试纸测相同浓度的稀溶液,pH大的是Na2CO3溶液。 三、焰色反应 1、焰色反应: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 ,这叫焰色反应。 【注意】属于物理变化,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 2、焰色试验:根据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判断试样所含的 的定性分析操作 3、常见金属颜色 金属元素 锂 钠 钾 铷 钙 锶 钡 铜 焰色 紫红 紫 砖红 洋红 黄绿 【随堂练习】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 ③Na2O是淡黄色物质,Na2O2是白色物质 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可 ⑤Na2O2和Na2O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A.都正确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④⑤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